解码"双万"东莞:从"三来一补"到"硬核科创"
时间:2022-01-25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从“三来一补”到“硬核科创”,东莞这个“弹丸之地”的发展总是善于借助“外力”,并将其巧妙转化为内生动力,从而不断获得发展。

 

“东莞成为我省第四个经济总量过万亿元城市。”1月20日,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宣告了这一消息。就在广东成为全国首个GDP突破12万亿元省份的同时,东莞也成为全国第15个GDP超过万亿、人口超过千万的“双万”城市。

 

作为“世界工厂”,开放是东莞经济发展的特色也是“密码”。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启幕,大量外资涌入,推动东莞从农业县向工业市转型。“三来一补”为东莞制造业注入了初始动力。进入21世纪,东莞产业转型不断深化,开放基因也进一步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领域显现,通过引入布局中国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装置与科研平台,东莞先进制造业正加速崛起。

 

从1979年到2015年,东莞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基本保持每年两位数以上增长,同比增速最高达439.88%。此后,随着创新能力不断加强,东莞本土高新技术企业逐步壮大,2014年民营规上高新企业总产值首次超过外资与港澳台资企业之和,更比2011年增长了714.1%,2021年东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增加至7387家,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二位。

 

从“三来一补”到“硬核科创”,东莞这个“弹丸之地”的发展总是善于借助“外力”,并将其巧妙转化为内生动力,从而不断获得发展。随着转型升级,东莞这座位于珠三角中心,夹在广州、深圳两座一线城市之间的制造业重镇,也逐步探索出自身的独特发展路径。

 

搭平台聚创新动能

 

1978年9月,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外资企业——太平手袋厂在东莞开业。外资涌入给曾经的农业县带来新设备、新材料等生产要素,开启从农业到工业的第一次转型。

 

位于东莞中南部的大朗镇是这场转型的参与者。1979年,香港协和织造有限公司在大朗开办第一家毛织企业——大朗毛织一厂,首次将100多台手摇织机和7名技工带入大朗。依托这批当时最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大朗开始了以毛织产业为核心的工业化发展路程。

 

随后几年,越来越多港资毛织企业落户大朗,大朗毛织产业逐渐兴盛。不仅毛织,先进的机器设备、技工技术以及产业人才的涌入,推动制造业在东莞“遍地开花”,形成产业集聚。

 

“大朗毛织是典型的技术引领型产业集群,通过最先进的加工技术,逐步吸引纱线、物流、贸易市场等产业链上下游集聚。”逸尚创展POP全球趋势副总裁张巍表示。

 

发展至2020年,大朗毛织全产业链市场交易额已达600亿元,年产毛衣8亿件,占全国产量的18%。目前,大朗镇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615家,工业增加值138.60亿元。

 

不仅如此,各个特色产业集群的崛起,打响了东莞“世界工厂”名声。2016年至2021年,东莞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从2968.16亿元快速增加至5008.81亿元,形成以电子信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等九大产业为主导的“五支柱、四特色”工业发展格局。

 

但是,随着人口红利消逝、土地成本上涨,加之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汹涌袭来,东莞不得不开始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这其中,一个重要逻辑仍是大力吸聚创新外力,包括引入布局大科学装置、实验室、高层次人才,借此加快从世界工厂向科创高地迈进。

 

“东莞是制造业之都,但部分加工制造业仍然处于价值链底端,转型升级要向研发和设计延伸,这时候科技创新就是关键。只有依托科技创新才能立足在产业链科技前沿,提高附加价值。”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张书彦表示。

 

2006年7月,东莞市与中国科学院及广东省高能物理研究所签订共建散裂中子源协议,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散裂中子源大科学装置就此落户东莞大朗。2018年散裂中子源的建成开放,标志着东莞转型再提速:从要素驱动的传统制造到以创新驱动的先进制造。

 

“我当初回国就是看中科技创新平台和散裂中子源装置。”曾任英国散裂中子源工程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的张书彦表示,科技创新平台是吸引高水平科研人员集聚的重要因素。

 

“东莞一方面通过建设大科学装置、省实验室,吸引科技人才,从源头进行原始创新,另一方面则面向东莞市场需求,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这种‘一推一拉’双向发力的独特模式,有效加速科技创新和产业落地。”张书彦说。

 

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东莞全市实验室数量从90个增加至120个,公有企事业单位科学技术人员从4.32万人增加至4.71万人,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快速增长至724个。

 

“随着创新资源不断集聚,东莞开始引进众多新型研发机构,搭建起基础研究和产业发展之间的桥梁,这也是东莞走在全国前列的举措之一。”张书彦表示,目前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已探索形成将基础科学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相结合的多种途径,依托省级重大科研专项或与企业共建产学研平台,解决高端热作模具钢国产化等先进制造业领域“卡脖子”难题。

 

2016年至2020年,东莞全市新型研发机构数量从24个增加至33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从143.40亿元增长至308.42亿元。同期,东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