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绿色、科技、智慧"进行到底
时间:2022-01-24 00:00:00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奥运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全部场馆100%绿色供电,我国首条雪车雪橇赛道,世界上首次5G技术打造超高清直播演播室……一个又一个的“首个”“首次”,彰显了北京冬奥会绿色、科技、智慧的底色。

这背后不乏国资央企的身影。在北京冬奥会筹办过程中,国资委专门成立了服务保障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协调工作机制,指导推动央企高质量、高标准参与冬奥会筹办、建设及服务保障。

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即将开幕之际,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主持召开国资委党委扩大会议,对进一步做好国资央企涉冬奥会服务保障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强调汇聚起国资央企强大合力,振奋精神、再接再厉,高质量高标准抓好肩负的服务保障工作,充分发挥大国重器顶梁柱作用,为成功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作出国资央企的积极贡献。

全部场馆100%绿色供电

“坝上一场风,从春吹到冬,吹出山药蛋,刮出犁底层。”

隆冬的张家口寒风呼啸,气温骤降至零下二十度以下,中国节能所属风电公司绿脑包风电场内,工作人员正紧张忙碌地对风机电阻进行维护、检修、巡视,以保证冬奥会期间风电安全、稳定运行。

这里还坐落着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华能、中国华电等多家央企下属的多个风电场,是我国华北地区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一座座矗立的风机宛如巨阵,在叶片的旋转中,源源不断的清洁电力并入电网,通过世界首条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张北柔性直流工程,输向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点亮了一座座奥运场馆,也点亮了北京的万家灯火。

作为北京冬奥会重点配套工程之一,张北柔性直流工程每年可输送140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约占北京市年用电量的1/10。

而2021年12月30日,世界装机规模最大的国家电网丰宁抽水蓄能电站首批2台机组投产发电,则相当于给电网准备了一个“超级充电宝”,可随时为冬奥场馆提供绿色电力。

张北“风光”无限,绿电交易搭桥。自2019年6月首次组织北京冬奥场馆绿电交易以来,北京电力交易中心会同首都、冀北、河北电力交易中心已累计组织开展8批次冬奥绿电交易,中国华电、国家电投、三峡集团等10家发电集团所属22家新能源发电企业参与,成交电量7.55亿千瓦时。

“国家电网建设完成了冬奥电力运行保障指挥中心,将赛区的供电可靠性提高到99.999%,这是历届冬奥会最高标准,并在奥运会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全部场馆100%绿色供电。”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在1月19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

这并不是个例。氢能客车、新型加氢站、二氧化碳制冰技术、环保融雪剂……“绿色办奥”的实践贯穿于方方面面。

冬奥会期间,将有200辆搭载“氢腾”燃料电池系统的氢能客车为延庆赛区提供交通接驳保障服务。该燃料电池系统由国家电投氢能公司自主研发,这种氢能客车续航里程达630公里,能实现零下30摄氏度低温启动,满足北方城市低温运行要求。相较传统化石能源车辆,氢能客车每行驶100公里,可减少约70公斤二氧化碳排放。

为保障氢燃料大巴车正常运行,加氢站不可或缺。2021年9月,中国石化北京庆园街加氢站、北京王泉营加氢站、北京燕化兴隆油氢合建站、河北崇礼西湾子加氢站等四座服务冬奥加氢站投入运营。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1月6日,国内首座站内氢气检测实验室——中国石化西湾子氢气检测实验室在河北崇礼正式投运。该实验室能完成燃料电池氢气的13项典型指标检测,为保障冬奥会氢能质量安全可靠提供技术支撑。

绿色冬奥还体现在绿色场馆上。中国建筑负责改造的五棵松体育中心是全球最大的超低能耗体育建筑,其首次大规模使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使场馆实现“零碳”排放。

张家口赛区云顶场馆群使用的极索融雪剂则由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煤科院自主研发生产。该环保融雪剂不含氯盐、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组分,避免了对环境的危害,而且含有钾等植物营养元素,融后的雪水还有助于促进绿植的生长效率更高。

多个“第一”彰显科技成色

北京冬奥会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是由中国五矿承建的我国首条雪车雪橇赛道,蜿蜒盘旋在莽莽群山之中,被称为“雪游龙”。赛道长度大、落差大、弯道多,建设团队从零起步,通过技术攻关解决了赛道精度和温差控制难题,首次实现360度回旋弯道一次喷射成型。

据介绍,中央建筑企业从选址规划到周密设计,从紧张建设到高效测试,如期完成了12个冬奥竞赛主场馆中的10个场馆参建(改造)任务。

例如,中国中铁提前一年建设完成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是我国建设的首个跳台滑雪场地,也是全球首个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滑雪中心,首个在顶部出发区设置大型建筑物的跳台滑雪场地,首次应用了符合国际标准的竞技型人工剖面赛道设计方法与建造关键技术,为国内首创。

中交集团参建的延庆赛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是我国第一条符合奥运标准的高山滑雪赛道。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参与了76个项目的设计、规划和咨询工作。

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我们向国际社会作出的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