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投资、稳经济!上海推出24条政策措施
时间:2022-01-18 00:00:00来自:数数道字号:T  T

《政策措施》分为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加强项目资金要素保障、激发社会投资动能、打造城市发展新空间、不断优化投资环境五个方面,具体政策措施24条。

2022年1月18日,上海市正式发布《2022年上海市扩大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对此,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改委主任华源透露,刚刚过去的2021年,在2020年10.3%高增长的基础上,预计上海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左右,投资形势总体较好。“2022年,为了保持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做好投资工作至关重要,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合理扩大有效投资。”

《政策措施》分为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加强项目资金要素保障、激发社会投资动能、打造城市发展新空间、不断优化投资环境五个方面,具体政策措施24条。

在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方面,《政策措施》共有5条政策措施。

2022年,上海将提前安排全年市重大项目投资计划,按月细化投资计划,发挥重大项目对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民生改善的引领带动作用;

同时,上海将加大计划新开工项目协调力度,简化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管理,创新优化投资审批程序。房建领域全面实施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合并审批改革,城市基础设施领域部分节点工程继续试点开展审批程序由三阶段(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优化为两阶段改革。市政线性工程建设项目根据项目实际,在总体方案稳定的基础上,可以采取分期(段)供地、分期(段)核发规划土地许可。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上海将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上海将加快推进一批事关城市长远发展和安全保障的港区、航道、铁路、轨交、水利、地下管线等工程。同时,上海将积极布局新网络、新设施、新平台、新终端为代表的“新基建”项目。

对此,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华杰表示,此次《政策措施》已对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有了较为系统的筹划。项目安排上,上海将重点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全面落实,助力城市基础设施提质增效,支撑韧性城市建设。资金和要素保障上,加强市级建设财力、土地出让收入、政府债券等资金统筹,加强地、水、绿、林、土、房等资源性指标保障,确保要素跟着项目走。

在加强项目资金要素保障方面,共有加强政府财力资金保障、加快专项债发行和使用、加大投资政策精准供给、加强资源性要素指标统筹平衡4条政策措施。

上海将统筹调度市、区两级政府预算,保障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资金,提前下达2022年市级建设财力、土地出让金、公交专项扶持基金、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项政府性专项资金投资计划。同时,上海将在确保一季度完成财政部提前下达的2022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工作,并按照进度及时拨付至项目单位;争取上半年完成全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工作。

在激发社会投资动能方面,《政策措施》共有全面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发展壮大新兴产业能级、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强化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4条政策措施。

上海将用好1000亿元以上的“新基建”优惠利率信贷专项,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新基建”投入。加快在未来医院、智能工厂、智能交通领域布局实施一批新型基础设施重大示范项目。统筹用好全市用能指标,加强绿色数据中心指标保障。

上海还将鼓励市场化融资担保机构为上海市集成电路装备材料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对符合条件的担保费给予一定补贴。此外,上海将出台新一轮可再生能源、充换电设施扶持政策,推动杭州湾海域海上风电项目全面开发,加快各行业领域“光伏+”综合开发利用,制定出台并推进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及配套政策措施,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绿色低碳新赛道。

不仅如此,上海还将把好工业用地出让关,完善产业用地标准,全面推进产业用地高质量利用,优化存量工业用地转型机制,优化产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绩效监管;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和旧区改造,筹措建设一批保障性租赁住房,单列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地计划。

在打造城市发展新空间方面,《政策措施》共有推进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高标准建设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高水平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高质量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高起点推进新城规划建设、打造“一江一河”世界级滨水空间、加快推进“南北转型”发展7条政策措施。

具体来说,上海将加快建设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打造世界级创新产业集群。同时,上海将用好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专项发展资金,加快打造国际数据港,布局一批核心载体和重点项目;用好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财政专项资金,加大对示范区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建设。上海还将建设高标准的国际化中央商务区,推进配套载体建设。同时,上海市级建设财力、市级土地出让金收入加大支持力度,促进新城发展建设;加快推进新城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社会民生、产业项目落地实施。

此外,上海将出台南北地区转型发展实施意见及支持政策,支持吴淞创新城、南大智慧城、滨海地区开发建设,支持金山区第二工业区深度调整,打造全市“二转二”转型升级示范园区,提升区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