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美国大选拜登胜选之后,舆论曾一度认为,民主党政府会加大在政治方面的操弄,但从经济利益考虑,至少在关税上会进行大幅纠正。然而,拜登执政后,虽然通过高层对话和释放孟晚舟等行动表现出改善中美关系一定的积极态度,但对于特朗普政府在针对中国企业的关税、实体清单等方面政策却没有根本改变,延续了遏制打压中国的政策。
特朗普执政的4年,中美关系发生了大逆转,这一逆转是在美国单方面主导下发生的。那么这种大逆转到底是因为什么发生的呢?原因得从美国国内局势变化说起。
2016年美国大选的结果,让美国和全世界精英大跌眼镜。甚至让那些即使一直笃定支持特朗普的人也难以置信。
从来没有任何从政经验的特朗普为什么会取胜?有人说是因为美国社会衰落,人们盼望威权;有人说是希拉里的政客嘴脸让人讨厌所以人们才把票投给了特朗普;还有人说社交媒体在大选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特朗普能入主白宫,真正的原因是他洞悉到了美国社会情绪的变化,也就是普通白人的心理失落,所以他的政治纲领极力的迎合美国中下层白人选民且引导他们的思维方式。
对于美国社会真正的深层次问题,特朗普是心知肚明的,但显然解决这些难题必然触动既得利益集团,变革的难度非常大。所以他既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进行这种变革。但洞悉人性的特朗普的竞选谋略就是替那些部分严重不满美国现实的美国人从外部找到替罪羊。从他的竞选开始,首先声称要让墨西哥出钱修建两国边境墙,紧接着就挑起中美之间的贸易战。
特朗普算是那种有着卓越领导力的人,但带领人民走错了方向。对于那些真正关乎美国进步的深层次问题视而不见,靠政治操弄、撕裂社会、寻找假想敌和替罪羊来建立选民对自己的支持。
拜登上台后,虽然推翻了特朗普的很多政策,但显然同样没有能力和办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深层次问题。树立一个强大的外部对手,比变革沉疴已久的社会问题要容易得多。
现在的美国,野心家们靠以激化外部矛盾来获得选票,却没有力量和意愿去解决美国自己内部的社会矛盾。所谓进步性再无从体现。
美国国内政治的“进步性”相对集中的体现在20世纪最初的20年,这一时期的美国总统分别是西奥多·罗斯福、威廉·霍华德·塔夫脱和伍德罗·威尔逊。这20年,其实对现代美国的形成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这个时期之后,美国才真正从一个经济大国,演变成整个西方世界制度、理念的引领者。
20世纪最初的20年,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这段时间美国经历了一个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也就是所谓的“进步主义时期”。
三位总统在任的这20年,顺应了知识分子和新崛起的中产阶层的意愿,通过立法限制了大企业无限膨胀;通过设立专门的机构和法规规范企业的生产过程保护消费者权益;改革税收体系,让个人所得税成为税收主要来源,降低关税,在调节贫富差距的同时激活了贸易,让竞争推动经济发展。可以说,在那个时代,这些社会进步不但让美国成为全球最活跃的经济体,同时也因为这些制度变革,让美国在发展理念上从世界潮流的追随者变成了领导者。
说到进步主义时期,必须从“镀金时代”讲起。镀金时代这个词,来自于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一本长篇小说,小说出版于1873年,讲述的就是发生在那个年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1861—1865年爆发的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上的重大政治和社会意义,但其实更重要的是经济意义。其一,大量的黑人被从南方的棉花田里解放出来,他们携家带口纷纷北上,成为那个时代美国的“农民工”,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其二,南北方成为一个整体的超大市场,在此之前,不光是南北方之间,甚至北方的各个州、南方的各个州都是各自为政,州和州之间的法律差异性很大、市场不统一。实际上,美国宪法定义的美国其实是一个国家联合体而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国家。南北战争后,虽然州依然有较高的独立性,但从经济和市场角度基本实现了一体化。
有了南北战争后形成的新格局,之后几十年间,美国工业迅速发展,到了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也就是电气化时代的到来更是让美国经济发展插上了翅膀。然而伴随着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带来的问题也非常严重,包括垄断性大企业巧取豪夺挤压小企业的生存空间,金融资本迅速膨胀控制经济和政治运行,官商勾结的腐败现象频发,工人权益得不到保障,食品安全问题日渐突出,空气、水和噪音污染,底层人民焦虑感社会浮躁心态不断增加等问题。
在马克·吐温的笔下,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造就了一个贪婪成性、尔虞我诈、腐败堕落的美国社会。所以,后来人们把南北战争后到20世纪初期这一段时间称为“镀金时代”。
在镀金时代的后期,也就是1890年前后,对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带来的负面影响,一股发端于中产阶层和知识分子的进步思潮在美国社会出现。这一年,美国社会开始警觉无限膨胀和无序扩张的资本力量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国会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虽然这部法律在出台的最初几年并没有判例,但为今后的反垄断埋下了伏笔。
1890年,美国的城市人口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