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据“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1月13日消息,在今天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副市长陈群介绍了《上海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纲要》和《规划》)相关情况,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芮文彪、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裘文进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自2004年起,上海连续编制了两轮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以来,上海聚焦亚太地区知识产权中心城市建设目标,加快推进引领型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全面优化总体设计,持续加大保护力度,加强金融创新支持,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推动全市知识产权创造质量稳步提升,运用能力不断增强,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明显提高。到2020年底,全市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0.21件,实现了“十三五”预期目标;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3558件,国内有效注册商标量达到173.74万件,一般作品(除软件)著作权年登记量达到31.89万件,均实现大幅增长。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最新部署要求,更好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上海先后启动《纲要》和《规划》编制工作,对标《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经广泛调研、公众参与、专家论证、意见征求等程序,提出了上海未来十五年和“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工作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明确了下一步本市知识产权工作的主要思路。
《纲要》和《规划》发展目标整体衔接,提出了“2+10”目标体系:
“2”是指“两步走”的总体目标,即到2025年,基本建成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到2035年,基本建成制度完备、体系健全、环境优越、水平领先的国际知识产权中心城市。
“10”是指到2025年计划实现的10项具体指标。其中,知识产权创造环节有四项,包括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0件、海外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6000件、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量五年累计增加1400件、作品版权年登记量达到45万件;知识产权运用环节有四项,包括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9%、版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9.9%、知识产权使用费年进出口总额实现700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达到100亿元;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环节有两项,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实现90%、执业专利代理师数量达到2100人。指标体系设计上既主动衔接国家文件要求,也突出了上海特色,充分体现了高质量发展导向。
《纲要》和《规划》坚持国际视野,聚焦国家战略,立足上海实际,提出了一系列重点任务举措,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第一,聚焦“高质量”,提升知识产权创造价值和运用效益。全面强化高质量发展导向,着力提升知识产权的价值“含金量”和经济“贡献度”。
一是强化政策和产业“双牵引”。建立健全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和激励高价值专利创造的政策体系、指标体系、统计体系和考核体系。促进知识产权政策与产业政策融合,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推动核心技术知识产权战略布局,加强专利密集型产业培育。
二是强化体制和机制“双创新”。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完善知识产权利益分配机制,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高质量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机制,深化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管理制度,探索建立专利商标综合保险制度,鼓励推动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研究建立互联网版权确权、授权和交易机制。
三是强化创新主体和专业机构能力“双提升”。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园区和城区建设,建立专利布局与产业链、创新链相匹配的专利联盟。深入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建设知识产权运营综合服务基地等功能载体。支持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培养知识产权职业技术经理人。
第二,对标“高水平”,健全知识产权保护闭环体系。围绕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建设目标,推动形成知识产权快速授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公民诚信的全链条保护闭环体系。
一是深化制度体系创新。探索完善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探索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推动数字产业知识产权合理流动、有效保护、充分利用。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审判机制改革,构建以知识产权价值为导向的侵权赔偿制度。建立健全行政保护技术调查官制度。
二是完善功能机构布局。加快建成中国(上海)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培育和发展专业知识产权仲裁机构、调解组织和公证机构,探索建立市场化调解组织。完善市、区、园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体系。同时,聚焦“两个市场”“两个循环”,健全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机制,发挥上海国际贸易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服务基地、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分中心功能,加强信息汇集、政策指导、预警提示、专家支持和法律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