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岁月静好,穿梭于大街小巷,他们是人们最信赖的“平安守护神”;迎接急难险重,敢于逆行出征,他们用行动诠释赤胆忠心。
城市里,温馨的万家灯火闪烁;乡野间,袅袅炊烟吐纳五谷馨香……一个国泰民安的中国背后,有他们藏蓝的“铠甲”、金色的“盾牌”。
他们,是人民警察。在第二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到来之际,向他们道声辛苦,致以敬意!
“藏蓝的赤诚”——坚守一份初心
海拔4900米的怒江大峡谷深处,进独龙江乡的路有749个弯。“出门看见人,见面走一天”,是这处险地最真实的写照。
在这个曾经下雪就封山、下雨不通路的地方,有一群人接力传承、日夜坚守。
平均年龄不到28岁,由39名民警、43名辅警组成——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怒江边境管理支队独龙江边境派出所,时刻守护着我国唯一的独龙族聚居区。
帮助村民修路、建寨、种粮、建立警民小学……面对这群最可爱的基层民警,独龙族群众亲切地称他们为“党中央派到独龙族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独龙江边境派出所有一个特别的传统,新警上岗要先学会理发。“这里交通不便,理发要到90余公里外的贡山县城,老百姓出趟门特别不容易。”教导员苟国伟说。于是,他们专门组建义务理发队,每次下乡,民警挨家挨户为群众修剪头发,几十年从未间断。
“扎根独龙江、一心为人民”,历代民警与独龙族群众结下休戚与共的“鱼水情”,先后有8名同志献出宝贵生命。
哪里有党和人民的召唤,就把根扎在哪里,这是所有人民警察最坚定的信念。
又是一年寒冬,罗旦华同往常一样,骑着摩托车在窄峭的山路上巡查。山高、弯多、路窄,拥有旖旎风光的仙女山吸引万千游客,也暗藏许多交通隐患。
2012年,重庆市武隆区公安局成立交巡警摩托车巡逻队,罗旦华主动请缨加入,与5名巡逻队员一起周而复始地在盘山公路上巡逻执勤。
“冬披一身雪、夏脱三层皮”,10年巡逻路,他骑坏6辆摩托车,累计骑行40万公里……
为了快速抵达现场处理警情,马路边的一张小方桌、几个板凳和一顶遮阳伞,就组成了罗旦华的“办公室”。
无论是酷夏还是寒冬,罗旦华每天都是起早摸黑,用警用摩托车开道、护送需要帮助的群众……久而久之,群众亲切地称罗旦华和巡逻队队员们为“仙女山骑士”。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罗旦华和战友一起写下“请战书”。他们成立党员先锋突击队,坚守在车流最集中、人员流动性最大、全区疫情输入压力最大的交通检查站,整整两个月未休息一天。
“大家需要我,组织需要我,苦点累点又算啥。”罗旦华说。
参加工作15年,安徽省白湖监狱管理分局黄姑监区监区长张文博在监区度过14个春节。2013年4月,组织上决定让他担任结核病分监区政治指导员。当时,分监区关押着136名结核病犯人。
直面身患传染病罪犯,与他们讲法律、聊亲情,用温暖和关爱一点点浸润他们的内心……这些年来,张文博经手改造过的罪犯达到2200余人,许多罪犯刑满释放后,在他们结婚、生子等重要时刻,都会给他打电话、发信息。
每当这时,张文博更加理解这身警服所承载的使命:“我只是全国监狱人民警察中的一员,教育改造好一名罪犯,不仅挽救了一个人,也挽救了一个家庭,要为迷途的浪子点亮心灯,让他们带着温暖、带着感恩、带着阳光回归社会……”
默默守护,是赤胆忠诚,是深情告白。
过去一年,日均50万名巡警出现在街面让百姓心安;3万场大型活动和1.3万余家A级旅游景区安全稳定,保障了30亿余人次观众和游客安全;全国52万所中小学幼儿园整体安全稳定,确保全国2.5亿名学生人身安全……牺牲小家,换得万家团圆,静听欢声笑语,人民警察初心如此,矢志不渝。
“我在平安在”——护佑一片安宁
高铁,现代化中国的一张金色名片。
2021年,铁路公安机关侦破刑事案件3.8万余起,查获网上逃犯1.3万余名,查处高铁霸座、吸烟等治安案件15.3万余起……铁腕重拳,惩恶扬善,“金色盾牌”维护广大群众出行安全,让幸福中国更有底气。
福州车站内熙熙攘攘,身着警服的杨仁德在人流中穿梭,任何可疑情况都逃不过他的“鹰眼”。
半年内查获12名网上在逃人员、连续2年夺得全国铁路公安系统追逃“状元”……外表看起来朴实憨厚的杨仁德深谙追逃秘诀,被称为“列车之鹰”。
2008年,杨仁德调入南昌铁路公安局福州铁路公安处福州车站派出所综合大队。从带头成立“功模服务站”,到将服务站发展成集反恐、治安防控、为民服务为一体的“杨仁德警务室”……警务室成立至今,抓(查)获网上在逃人员131人,为旅客购买“爱心”车票203张,收到感谢信43封、锦旗25面。
“人民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杨仁德说。
资助农村学生完成学业;帮助困难旅客补买卧票;设立爱心基金资助旅客。大到追逃缉凶,小到失物招领……仁义为本,以德服人,既是杨仁德的名字,也是他践行的准则。
平安、有序的背后,总有人在默默奉献,负重前行,用行动护佑一方安宁。
阻断诈骗电话、拦截有害短信、封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