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实施强省会战略,有利于把兰州市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2021年12月17日至18日,甘肃省委十三届十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此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强省会行动,切实增强兰州经济创新活力和发展能级,加速提升兰州新区经济总量和发展层次。
事实上,在甘肃之前,已经有多个省份积极探索以省会城市健康发展带动省域经济发展之路,不少省份给省会城市以资源、政策,集全省资源优先发展省会城市,期待为全省经济增长探索新动力。
业内专家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甘肃实施强省会战略,有利于把兰州市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培育西北地区的核心增长极,辐射联动西宁、银川等城市共同发展,进而与成都、西安、乌鲁木齐等城市相互呼应。
省会城市角逐
省会城市作为强有力的资源配置中心,在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背景下,强省会战略依然是不少地方政府的选择。
每一个省会城市,都有一个王者梦想。
自“十二五”以来,多个省份相继推出强省会战略,主张集中资源优势先发展省会城市,提升省会首位度、做大做强省会。
在此背景下,有的省会城市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来扩大城市面积,也有省会通过撤县设区来增强实力,还有城市参与“抢人才大战”来促进高端人力资源聚集。虽然政策方式不一而足,但是,强省会已经成了各地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安排。
省会城市作为强有力的资源配置中心,在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背景下,强省会战略依然是不少地方政府的选择。
2021年5月,贵州省印发《关于支持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为“强省会”定下了明确的提升目标:确保到2025年生产总值达到7000亿元以上、首位度达到27%以上、城区常住人口超过500万,综合经济实力、科技创新能力在省会城市中实现赶超进位,加快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特大城市。
山东省也提出“强省会建设”,省市一体化推进济南加快发展:到2025年,高质量发展核心指标走在全省首位、全国前列,提出的“七个新跨越”“十个新突破”,是济南“十四五”时期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关键抓手,也是济南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综合实力的显著标志。
江西省也提出,推动强省会战略深入实施,打造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科创中心、金融中心、先进制造业与高品质服务业集聚发展中心,提升省会经济首位度和辐射带动力。
2021年7月20日,时任江西省委书记刘奇出席南昌市领导干部大会时还强调,南昌作为省会城市,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省会强、省会兴将对促进全省强、全省兴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快做优做强省会城市,提升省会城市发展首位度,以省会城市引领和带动全省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推进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河北省委省政府也出台《关于大力支持省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和当好排头兵四个方面,明确了河北省省会城市石家庄的功能定位,并确定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左右、经济外向度达到25%以上、万元GDP能耗比2020年降低19%、到2025年经济总量力争超万亿元等系列指标。
最新提出强省会战略的是甘肃,近日,甘肃省相关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强省会行动,切实增强兰州经济创新活力和发展能级,加速提升兰州新区经济总量和发展层次。
放眼全国,做大做强省会城市,使其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支撑带动全省以及所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已是众多省份的共同选择。
兰州入局
兰州在甘肃省经济首位度一直保持在30%以上,兰州为何还要强省会?
“着力实施强省会行动和强县域行动,增强城市经济创新活力和发展能级,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推动形成全省发展新优势。”在甘肃省委十三届十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中,强省会被屡次提及。
记者了解到,衡量省会城市的强弱程度,业界普遍采用的评判标准的“首位度”排名,也就是一个省会城市的GDP在全省GDP的占比。一般来说,30%是基准线,超过30%被认为是强省会的标志。另外,也有一些分析机构加入了人口数据的占比排名。
按此评判标准来看,兰州在甘肃省经济首位度并不弱,2018年兰州市实现生产总值2732.94亿元,增长6.5%,在甘肃省经济首位度达到34%,创下了历史新高。2020年,兰州的GDP为2886.74亿元,甘肃省的GDP为9016.7亿元,兰州的GDP占甘肃省的32%,依然是支撑全省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担当。
但是从省内情况来看,甘肃14个市州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省会兰州市经济体量遥遥领先。数据显示,2020年,甘肃省各市州经济体量在219.06亿元至2886.74亿元区间,平均规模为644.05亿元。
具体来看,兰州市GDP规模为2886.74亿元,是第2名庆阳市的3.82倍,遥遥领先于其他市州;庆阳市(754.73亿元)、天水市(666.90亿元)、酒泉市(657.70亿元)、武威市(526.41亿元)GDP规模在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