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通通讯社28日专讯》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在电台节目表示,推行疫苗护照是唯一方法令本港向外国重开边境,若未打针不能上班上学,必定能推高接种率,待社会上有9成人已完成接种,就可以准备与低风险地区通关。他认为政府需要尽快推出措施,要求市民在3月前要完成接种两剂疫苗,届时外国因Omicron病毒传播,已经形成群体免疫,加上夏天病毒生存时间较短,就算有Omicron病毒流入社区,医管局都能够应付。他促请政府把握时机在暑假通关,期望到明年圣诞,社会可回复正常。
他表示,推行疫苗护照需要社会齐心,市民若未明白或仍然相信疫苗的错误资讯,都会增加困难,现时每款疫苗的问题都是轻微和罕见,他在?的学者近两年经常受到网上攻击,亦有人将他谈论不同疫苗联系到爱不爱国,作为科学家,他只是道出事实。
他又重申,若因为出现治疗新冠口服药而认为不用打针,是错误想法,新药理论上可以改变基因,影响胎儿和增加患癌风险,价钱亦贵过疫苗,?L调长者和长期病患者有必要打针。
*促推疫苗通行证,接种达九成可与外国通关*
袁国勇连同同系名誉助理教授龙振邦及港大医学院内科学系临tH教授孔繁毅发表文章,指严格执行边境管制及隔离从高风险地区抵港的旅客,只属防守,不能持久,市民抗疫已经疲态渐露,须尽速以疫苗建立抗疫韧性,预备重新对外开放,指疫苗通行证在较多地区采用,受广泛接纳及易于执行,推行同时要提供诱因,例如放宽或取消大多数社交距离措施。
文章指,新冠病毒在冬季更易传播,加上Omicron新变种病毒令社区爆发风险日增,与其安于现状,不如反客为主,让香港提高抗疫韧性及维持国际竞争力,待整体接种率接近九成,本港可向国际社会试行逐步开放,当达至99%免疫及完成3针接种,本港就具备条件迈向全面有序开放;时间需定于冬季前,并预算有最少两个月「后疫苗浪」过渡期,即染疫者和死亡个案随开关激增,但属于复常前的必经阶段,是无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