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信投资:2022年或为"基建大年" 中国经济有望超预期增长
时间:2021-12-22 00:00:00来自:中国财富网字号:T  T

12月22日,新湖财富旗下植信投资研究院发布2022年宏观经济展望报告。报告指出,2022年疫情反复、全球通胀、美欧货币政策收紧和民粹主义思潮抬头等将是世界经济复苏和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四大挑战。但在诸多政策利好因素的加持下,2022年有望成为中国的“基建大年”。同时,报告预计明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前低后高,增速逐季回归至正常水平,并最终有望实现5.7%左右的增长,高于预期目标。

报告表示,明年房地产市场可能由全面下行走向逐步企稳。房地产市场发展将凸显“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的新定位,可能呈现五方面的变化:一是商品房销售放缓;二是土地市场呈现量跌价升的态势;三是新开工或将触底反弹;四是房地产投资增速将进一步放缓;五是新的供求关系格局可能导致房价呈现先抑后扬的态势。

报告还指出,明年我国物价上行压力不容低估,CPI或将“破三望四”。由于供求关系改变和政策持续调控,2022年大宗商品价格可能趋于下行,PPI或将走出前高后低的运行态势,四季度可能出现负值。2022年下半年将形成新的价格剪刀差。

针对市场关注的货币政策和市场流动性问题,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2022年货币政策将灵活适度精准,维持稳健偏松操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联动,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促进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长率的基本匹配。预计2022年社融规模增速在10.5%-10.9%之间,全年新增社融23.6万亿元左右;预计信贷余额增速在11.3%-11.7%之间,新增信贷约22万亿元;为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上半年仍有可能小幅降准一次,LPR也有可能继续小幅下降。

此外,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有望提前至上半年,预算赤字率可能在3.2%左右。主要在五个方面产生积极作为:一是保市场主体、保收入和保就业将作为积极财政政策跨周期调节的主要落脚点。二是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等民生相关支出有望继续保持较高增速。三是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数量将小幅增长至3.8万亿—4.0万亿元。四是新的规模性减税降费政策有望在明年出台。五是注重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形债务风险。

连平指出,综合各方面情况分析,2022年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但同时也应看到,房地产市场尚未全面转暖、债券市场信用风险仍有显现、地方政府债务潜在风险犹存、中小型银行风险抵御能力较弱、国内通胀压力依然不小,以及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低碳行业竞争等局部、特定领域的风险,仍可能不同程度地对经济增长造成影响,需要政策及时有效应对。

据悉,植信投资研究院是国内领先的财富管理行业高端智库,2020年3月在上海正式挂牌成立,研究院下设宏观研究、资产配置、财富管理三个研究中心,初步形成了“以宏观研究为基础,以资产配置为核心,以财富管理为特色”的战略布局。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