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按下加速键
时间:2021-12-20 00:00:00来自:中国经营报字号:T  T

据消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日前在四川宜宾召开。会议提出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2年拟推进重点任务共10个方面46项,拟推进重大项目160个、总投资约2万亿元。

从2020年初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提出到日前规划纲要发布,从川渝两地四次党政联席会议到各领域的合作探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渐成体系,并通过重点任务推进、体制机制探索等形式渐次落地,开始影响着区域乃至全国的发展格局。

多位专家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自提出以来进展迅速,在区域协作、产业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以及通道物流体系方面均作出诸多探索并渐成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落地将发挥重要作用。

三个万亿级产业

至此,川渝两地已宣布要协同发展电子信息、汽车以及装备制造等三个万亿级产业。

川渝此次党政联席会议还审议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建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实施方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方案》《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口岸物流体系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涵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生态环保、民生服务等诸多领域。

其中,关于共建世界级装备制造业集群的政策文件引发业内广泛讨论。方案提出,到2025年,川渝两地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万亿元,国际影响力和全球竞争力全面提升,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至此,川渝两地已宣布要协同发展电子信息、汽车以及装备制造等三个万亿级产业。此次对于装备制造业集群的谋划,除划定重点发展地区外,还指出能源装备、航空航天、轨道交通以及智能制造等系列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方向。

多位专家指出,上述三个万亿级产业集群都是区域内的优势产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谋共建世界级装备制造业集群在内的多个万亿级产业,有利于发挥地区产业优势,助推我国制造业发展能级的提升。

“成渝地区已基本形成以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业(含汽摩)为主导的,在细分领域又各有擅长的制造业体系,关联程度较高、互补性较强,已具备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条件。”重庆前沿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李勇表示,除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外,成渝地区的消费品、材料、生物医药、能源化工以及工业互联网等产业集群也已发展出一定集群优势,未来在双城经济圈建设中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实际上,川渝此次党政联席会议还提出要共建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计划到2025年基本建成国内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新高地。

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然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重庆和四川在产业上都有很强的互补性,后续川渝两地应聚焦制约产业发展技术瓶颈和薄弱环节,在继续深化川渝两地产业链、供应链融合互动基础上,推动创新链、价值链耦合提升,同时协同推动工业数据、工业云制造等领域产业创新平台共建共享。

共建物流体系

李然表示,两地要把双城经济圈置于全球舞台上来,而不是仅锁定四川或者重庆来设计。

交通等基础设施先行以及物流通道建设一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一项重要思路,相关建设对于内联外通,发挥好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以及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无疑起着重要作用。

此次川渝党政联席会议审议的相关方案提出,将统筹优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口岸物流系统总体布局,以成渝双城为极核,畅通西部陆海、亚欧、沿江以及航空等4个国际物流大通道,共建重庆主城都市区、成都都市圈、万达开、成渝中部、川南渝西等5个枢纽经济发展区,培育成渝、沿江、成绵乐等3个口岸物流发展带。计划到2025年,川渝两地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4万亿元。

“开放合作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方向,共建物流体系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放发展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对于推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也有重大意义。”李然表示,两地要把双城经济圈置于全球舞台上来,而不是仅锁定四川或者重庆来设计。重庆与成都要互相学习、共同推动,联合探索陆上贸易规则,按照“一带一路”贸易畅通、资金融通要求,遵循国际投资贸易高标准规则,建立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开放经济体制;要抱团出海,联合开拓“一带一路”市场,深化成渝城市群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投资贸易合作。

上述方案还提出,两地将高品质共营中欧班列(成渝)品牌。按照近中远“三步走”,继续深化中欧班列一体化发展,到2025年,中欧班列(成渝)年开行量超5000列,历年累积开行约3.5万列。日前,成渝同时首发中老国际班列,为两地扩大通道效应的同时,也为两地物流体系构建提供了样本。

除物流体系外,区域内的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也颇受重视,日前发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即提出打造国际航空门户枢纽,共建并完善双城经济圈的轨道、公路体系、建设长江上游航运枢纽、提升客货运输服务水平等具体举措。

“可以看出,‘基础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