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完善专项债管理带动扩大有效投资】
国务院新闻办今天(12月16日)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加强和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的有关情况。
数据显示,截至12月15日,2021年新增专项债券发行3.42万亿元,占已下达额度的97%,全年发行工作基本完成。资金对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财政部将不断强化专项债券“借、用、管、还”全流程管理,进一步提升积极财政政策效能,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央视网)
【前11个月我国服务外包持续增长】
商务部今天(12月16日)发布数据显示,前11个月,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15604亿元人民币,执行额110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2%和19.4%。其中,新能源技术研发、信息技术解决方案、工业设计等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增速较快。(央视网)
【亚洲最大滩涂渔光互补发电项目并网发电】
今天(12月16日),浙江温州550兆瓦滩涂渔光互补发电项目成功并入国家电网。该项目每年平均发电量将达到6.5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4.8万吨。此外,项目将渔业养殖和光伏发电相结合,“上可发电、下可养鱼”实现海洋高效利用。(央视网)
【长三角港口群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1亿标箱】
今年以来,长三角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已突破1亿标箱,标志着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服务能级进一步提升,有效发挥了“一带一路”支点作用,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为我国乃至世界港口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央视网)
【中老铁路国际货运总值突破1亿元人民币】
据昆明海关数据显示,中老铁路自12月3日开通以来,截至15日,已验放来自昆明、深圳、广州和老挝万象等地31列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进出口货物总量达1.71万吨,货值约1.07亿元人民币。(央视网)
【西安至十堰高铁开工建设】
昨天(12月15日),西安至十堰高铁正式开工建设。西十高铁正线全长超过255公里,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穿越秦岭山脉。建成通车后,西安至武汉可实现2小时快速通达,十堰至西安实现1小时内到达,预计2026年竣工。(央视网)
【2021深圳全球招商大会举行】
2021深圳全球招商大会昨天(12月15日)举行。现场签约项目超260个、签约额超8200亿元,涵盖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低碳等领域,并在全球设置了12个海外分会场,吸引全球投资者投资大湾区。(央视网)
【贸发会议:RCEP区域将成全球贸易新重心】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15日发布研究报告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对相关区域贸易产生显著的推动作用,这一区域将成为全球贸易的新重心所在。报告说,RCEP将在区域内减少90%的关税,推升出口额将达420亿美元。
2020年签署的RCEP现有15个成员国,包括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其总人口、经济体量、贸易总额均占全球总量约30%,是世界上最大的自贸区。依照不同国家的核准进程,协定将于2022年1月1日首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十国生效。(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