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居买房讯据山东省人民政府消息,11月16日,山东省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三年行动方案正式公布,
山东省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三年行动方案
(2021—2023年)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显著提升城镇发展智慧化、绿色化、均衡化、双向化水平,根据《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新型城镇化规划,制定本方案。
一、深刻把握新型城镇化丰富内涵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动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有温度的城镇化,必须深刻理解新阶段、新要求、新使命赋予城镇化建设的新内涵。聚焦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聚焦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鲜明导向,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聚焦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形成强大国内统一市场,培育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新增长极;聚焦现代化建设全局,统筹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同步发展,扎实迈向共同富裕;聚焦城乡发展规律,充分尊重人民意愿,遵循自然历史进程,遵从资源生态环境约束,积极探索具有山东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新路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围绕上述“五个聚焦”,突出把握“智慧化、绿色化、均衡化、双向化”要求。
突出创新驱动,推进智慧城镇化。坚持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贯穿城镇化全过程,积极构建创新生态链,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数字应用场景,完善城乡数字治理,构建全国领先、特色鲜明的山东半岛智慧城市群。
突出生态优先,推进绿色城镇化。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现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打造安全高效的生产空间、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突出以人为本,推进均衡城镇化。坚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用心用力用情保障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劳有所得、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大幅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突出城乡互促,推进双向城镇化。坚持城乡一盘棋理念,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确保进得来、留得住、离得开,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实现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二、科学确定新型城镇化目标任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总目标,坚持“六个一”的发展思路和“六个更加注重”的策略方法,以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重点,以智慧化、绿色化、均衡化、双向化为引领,将未来3年作为全省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集中突破期,持续推动路径、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走在前列,更好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让山东省成为人人向往的宜居宜商宜业宜游之地。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到2023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以上。
智慧城镇化全面赋能。初步建成数据开放共享、群众全面感知、活力充分迸发的智慧生态,融合基础设施更加健全,数字惠民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各市和90%的县(市、区)建成三星级以上新型智慧城市。
绿色城镇化加快突破。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全面纳入城乡发展布局,生产生活方式加快绿色转型,50%以上的县(市、区)实现建成区市政雨污合流清零,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更加高效,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均衡城镇化扎实推进。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逐步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农民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2.25,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基本公共服务更加优质普惠,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格局更趋成熟,城乡治理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
双向城镇化步伐提速。城镇化与逆城镇化协同推进,全省城镇落户“零门槛”,人口自由流动、合理分布,要素双向流动、高效畅通,财政、金融、土地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完善。
三、深入实施城镇建设智慧化行动
1.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5G和固定网络“双千兆”工程,加快发展第五代超高速光纤网络,实现千兆入户、万兆入园,打造一批“全光网”城市。发展智慧交通,在路网感知、车路协同、信息化管服等方面取得突破,全面提升交通运行智能协同水平,路口智能信号配时覆盖率提高到40%。发展智慧能源,在工业园区、公共机构、城市商业区、居民小区等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能源系统。发展智能化公用设施,建设智慧杆柱、智能化综合管廊,开展济南、青岛、济宁、烟台全国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
2.提高城市数字治理能力。各市加快建设“城市大脑”,2023年底前与省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