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又双叒叕来了!"
这几天在“四叶草”,常听到参展外商如是调侃。尽管疫情威胁未散,第四届进博会参展国别、企业数均超过第三届,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回头率超过80%。全球十大汽车集团、十大工业电气企业、十大医疗器械企业、十大化妆品企业悉数参展,全球四大粮商首次齐聚农产品专区。
从到全球大卖场摆摊,到挖出消费潜力的“宝”;从享受中国市场成本红利,到搭上中国消费升级“顺风车”;从营商环境优化中获益,到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N多外商通过进博会成为中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参与者、贡献者、推动者。
“每年来进博,总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下届还要来!”多家跨国企业向大江东工作室讲述四年连续参“博”的故事。
进博会让他们的产品成了“网红”——广阔市场凸显经济韧性
11月8日一早,远在新西兰奥克兰的恒天然集团首席执行官迈尔斯·胡瑞尔,催促他在中国的同事韩励,快快发来恒天然在进博会展区现场的视频。
作为进博会“四连贯”的乳品企业,恒天然今年展台面积扩了4倍,客商络绎、签约不断,集团在中国的销售额在全球占比从1/4涨至1/3,难怪迈尔斯·胡瑞尔会迫不及待想知道现场签约和推广情况了。
“老实说,第一届还没摸清楚怎么用进博会这个平台。”韩励2018年3月入职恒天然,6月就接到首届的招展邀约,她正琢磨该展示什么才好,却发现展位“秒光”,最后只抢到犄角旮旯的49平方米。
第一届,只带了蛋黄酥、奶盖茶这两款客户的产品,没想到试吃的人排起长龙,一下子带火了这两款小众产品。尝到甜头后,恒天然从第二届起,把整个厨师团队都搬到现场,诞生了老干妈蛋挞、拉丝虾滑、麻辣小龙虾蛋挞等“黑暗”料理,又火成了网红。恒天然在中国的研发中心由此升级,专攻中西合璧的奶品食物。今年更把10个新产品全部带到进博会现场首发。
“政府给外企搭台,我们再把客户带到这个舞台一起演出。借助进博会,他们火了,我们业绩也水涨船高。”韩励笑称,“这是带着客户一起到进博会致富”。
进博会的平台效应,让恒天然合作共赢,那么保持业绩的恒定增长,则是搭上中国消费升级的顺风车。
“40年前,恒天然刚进中国,生意单一,只给五星级餐厅供货,说白了,就是拿老外的东西卖给在中国的老外。现在,我们观察中国消费者需求,进口他们喜欢的外国产品。”恒天然集团大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周德汉感慨,全球市场的导向因中国而变。
更让他感叹的是,中国市场在疫情冲击下表现的韧性:“去年疫情刚发生时,我们供应餐厅的乳品销售一度降得很厉害。中国有效阻击了疫情、恢复生产,仅过两个月,我们就恢复了餐厅供应,线上零售产品销售也快速增长,销售额占比攀升10%。”
在第四届进博会上,恒天然集团充满中国风的产品摆放。
韧性源自中国市场长期保持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一位日本车企负责人斩钉截铁告诉记者:“中国和美国是我们最重要的两个市场,中国既有繁荣稳定的消费市场,还有完备的制造业体系,我们从没考虑过将工厂搬离中国。”
从第一届到第三届,进博会的意向成交额分别达到578.3亿、711.3亿、726.2亿美元。届届攀升的意向成交额,让人们见证这个广阔市场的“全球磁力”,“越办越好”的进博会,已成“买全球卖全球”的晴雨表。
“中国市场太奇妙”——开放,让合作的手握得更紧
德迅(中国)货运代理公司的展台门庭若市,公司大中华区高级营销经理马燕丽和团队接待着前来的展商客户、合作伙伴和采购商,其中不乏之前从未接触过的外贸企业。在马燕丽眼里,这些“潜力股”都是从进博会“淘”来的宝。
通过进博会,中国消费者知道了南美洲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非洲的肯尼亚也有各色鲜艳的玫瑰花。进博会前,拥有130年历史的德迅,在中国的业务大多是海外指定货物运输,很少涉足鲜花冷链运输。“进博会为海外种植户打开了市场,还让德迅有机会提供专业的生鲜易腐品物流服务——中国市场太奇妙!”
马燕丽将这种奇妙归功于市场的持续开放。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进入中国的企业之一,德迅1979年就在北京设立代表处。1986年在上海成立外商独资公司。“中国物流行业竞争充分,很早就完全放开,允许外资独资。德迅的成长紧跟中国开放步伐,充分享受中国开放红利”。
过去几届进博会,德迅曾把全球六大区销售总监都拉到现场观摩。北美区销售总监布莱恩·马丁逛了四天展馆,找到100多条有意向的托运信息,回到美国后向团队分享:“你们看看,中国还有这么大的市场,我们还从来没有发现!”
农产品展区展出世界各地的水果
“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习近平主席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的金句一出,立即成为参展外商出席签约活动引用最多的开场白。
连轴转的签约,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新品发布——热闹到停不下来的进博会现场,体现着外商投资中国的热度。完善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负面清单不断缩减,金融、医疗、电信等服务领域有序扩大开放,自贸试验区从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