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齐聚安仁论坛,论道新发展格局下的乡村振兴
时间:2021-10-20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站在新起点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聚合起多方力量。10月16日至17日,第六届安仁论坛在成都市大邑县安仁古镇举办,政企学研等各界围绕“新发展格局下的乡村振兴”主题,通过多领域理论碰撞激荡出一场思想盛宴,为“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提供解题思路。

本届论坛专门举办央企乡村振兴分论坛。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国资委和中央企业扶贫领域点多面广,先后帮扶24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彰显了“国家队”“顶梁柱”的责任担当。如今在新征程上,广大中央企业接续奋斗,勇当“排头兵”,在论坛期间输出一系列富有特色、行之有效的实践案例和经验,展示了国资央企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成效、好做法。

华侨城集团作为央企的一份子,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的工作部署,积极践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华侨城集团依托文旅主业,创新运用文旅融合模式助力乡村振兴的有益实践,也是中央企业发挥特色专长,探索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央企集团军输出高质量实践经验

在过去一个时期,国资央企全力以赴参与脱贫攻坚,累计投入和引进各类扶贫资金超过千亿元、选派扶贫干部3.7万人,帮助248个原国家贫困县、1.2万个各类扶贫点全部脱贫出列。毫无疑问,在脱贫攻坚中,国资央企彰显使命担当,为这场“攻坚战”作出了巨大贡献。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任洪斌表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关系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关系到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国资央企作为国民经济的中坚骨干、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必须心怀‘国之大者’,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彰显责任担当,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奋斗。”

与脱贫攻坚战如出一辙,在乡村振兴这场持久战中,国资央企再度义无反顾地扛起了领军者的大旗,并摸索和积累了一系列实践经验。

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局副局长张晓红在论坛上介绍到,下一阶段央企将继续加大帮扶资源的投入,开展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治理帮扶、消费帮扶和救助帮扶。

部分央企代表在分论坛上分享了各自乡村振兴实践的经验与阶段性成果。中国石化发布“中国石化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国家电网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优化农村供电服务;中储粮集团通过储备粮购销轮换和政策性粮食收储等,走出特色帮扶之路……

与会央企代表均提及一点: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中之重,产业帮扶是关键。央企集团军在这个方面均有摸索出各自的经验。

以中国中化为例,该公司在产业帮扶领域已经摸索出了ModernAgriculturePlatform(下称“MAP”)这种模式。MAP模式的核心是由先正达集团向相关的县区派出专业团队,为当地规模以上的农户提供土壤检测、品种规划、农机服务、品质订单、金融服务等现代农业的综合解决方案,最终实现为消费者种出好品质,为种植者卖出好价钱,为产业链集好数据,打造从田间到舌尖的信任。

再以中国五矿为例,它在开展定点帮扶工作中,并非均衡发力,主要聚焦于基础设施、产业、消费、金融、教育五大领域。这种定点帮扶产业侧重点的选择与中国五矿本身的企业优势一脉相承。对于所帮扶的产业,中国五矿也是重点帮扶特色产业项目。诸如,2021年中国五矿帮扶资金总额的65%投入了农牧业产业帮扶项目,充分发挥小而美产业帮扶模式,因地制宜培育富民产业。

又如,国家电网产业振兴聚焦于降低农村小微企业接电成本。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庞骁刚介绍,国家电网已经实现了12个省160千伏安及以下农村小微企业“三零”服务(零上门、零投资、零审批服务),在定点帮扶县区,国家电网实施产业的示范项目,培育了神龙架的蜂蜜、秭归的脐橙、巴东的椪柑、玛多的牦牛肉、长阳的清江鱼等地方的驰名品牌,带动相关产业的产值增加了1.37亿元。

纵观,各中央企业乡村振兴紧扣产业振兴这一环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产业、就业、治理、消费帮扶等领域持续创新帮扶的举措,提高帮扶的实效,形成了不少具有中央企业特色的经验做法。所帮扶地区的农产品品牌也得以成功打造,产业项目进一步发展,助力农产品价值链向高端迈进,农民的收入也由传统的农作物收入,与旅游、体验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等结合,逐渐向三产化发展,巧妙地实现城乡融合。

正如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北京大学乡村振兴中心主任温铁军在参会时所言,乡村振兴一个很重要的空间就是朝向三产化。养殖业等产业化的农业项目和三产结合,就等于从相对附加值最低的第一产业直接上升到第三产业,那就意味着它形成了不同产业层次的增加值,然后用增加值来抵补原来产业化投资的时候形成的重资产成本,实现城乡两个要素市场的自由流动。农业产业化遭遇的转型、转产等难题也能迎刃而解。

张晓红在肯定央企乡村振兴的系列实践成果之际,也表示下一阶段国资央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