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抑瘤应该是研究重点、研究方向。中医可以通过作用于肿瘤微环境抑瘤;同时,中医在改善肿瘤患者基础免疫方面有明显优势。”10月16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五届全国肿瘤阳光论坛暨中医精准控瘤高峰论坛上,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金昶称。
本届论坛以“中医精准控瘤思路与实践”为主题,沿袭既往“重实用、强临床”的特点。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共同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创新共同体、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肿瘤研究所、北京中颐益方科技有限公司承办,论坛旨在深入贯彻中央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彰显中医药在疾病治疗中的优势,聚焦癌症等问题开展中西医协同攻关,进一步推动中医肿瘤及中西医肿瘤医学的发展,推广中医精准控瘤理念,促进肿瘤专科人才队伍的建设。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刘平指出,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创新共同体成立至今已有四年,依托北中医三附院针灸微创肿瘤科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在针灸治疗肿瘤及其并发症领域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共同体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上下联动、共同发展”为指导方针,积极架起科研与临床的桥梁,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在“肿瘤器官及功能保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功搭建了一个多层次、跨学科、逐渐走向国际的高端学术平台。
黄金昶表示,中医抑瘤是研究重点和方向。中医抑瘤很难精准到抑制肿瘤细胞,但可以干预肿瘤微环境,或以毒攻毒,或化痰软坚,或破瘀散结,或中药局部外敷,或癌旁针刺,这些手段均可以作用于肿瘤微环境抑瘤;免疫是肿瘤研究热点与前沿,与肿瘤免疫微环境密切相关的是骨髓免疫微环境,中医在干预骨髓免疫微环境改善肿瘤患者基础免疫方面有明显优势。
陈平副秘书长表示,全国肿瘤阳光论坛已举办至第五届,规模逐年增大,影响力不断上升,已成为中医肿瘤界的品牌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