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有产业。长春是我国的“汽车城”。这里不仅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摇篮”,也是吉林省经济的主要支撑,近年来崛起于长春的小卫星公司更是东北地区为数不多的“独角兽”企业。
珲春近港口。珲春距离日本海十几公里,拥有吉林省唯一对俄铁路口岸和公路口岸。其中,珲春口岸距俄罗斯波谢特港仅42公里,距离扎鲁比诺港71公里。
把长春和珲春连起来,产业有了海陆通道,港口有了商品支撑,客流物流更加通达。吉林省老工业基地借助这两个城市,联通欧洲,连接日韩,走出对外开放新格局。
长春:腹地开放
在吉林大学读书的俄罗斯留学生扎米拉·萨德科娃已有两年多没回过家。前不久,她在长春逛了东北亚博览会,到俄罗斯商品馆买了商品。品尝着俄罗斯美食,也找到了家乡的味道。“心里感觉离家更近了。”萨德科娃说。
9月23日,为期5天的第十三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在长春开幕。东北亚各国客商再次齐聚一堂,谋求投资合作新机遇。
东北亚博览会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商务部、国务院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大型国际性区域综合博览会,是继广州“广交会”、深圳“高交会”、厦门“投洽会”、北京“科博会”、广西“东盟博览会”之后的第6个国家级展会。
2005年,第一届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开幕,国内外政界、商界3万多人齐聚长春,商讨合作事宜。到2016年第十届东北亚博览会,参会客商从3万人增加到10万人,区域合作不断升温。
长春这一东北内陆城市的开放氛围也越来越浓,开放平台不断增多。
本届博览会期间,坐落在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内的“中韩城市馆”也正式开馆。韩国驻沈阳总领事馆总领事崔斗锡表示,吉林省是中国东北振兴战略与韩国新北方政策的结合点,发展潜力巨大。
2020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总体方案》,示范区建设正式进入实施阶段。示范区所在的长春,至韩国首尔直线距离700公里。
中韩城市馆内不仅设有17个韩国城市馆,展示韩国城市商品和文化,还设有跨境商品数字化服务中心、全球企业馆、商务会务中心等功能区,不少韩国企业在这些区域设有展位。
长春天明盛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韩国企业,主要从事导电胶带、高净化胶带等材料的研发制造与销售。公司采购部长崔英兰说:“希望在城市馆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我们的技术和产品,希望在示范区的项目越做越好。”
作为东北亚区域地理中心,长春不仅连接日韩,也渐渐成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联通欧洲。
9月24日,两台奔驰GLS4503.0平行进口车辆搭乘大连-长春海铁联运班列抵达长春兴隆铁路口岸。这是长春兴隆综保进口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自2020年12月获得长春市平行进口汽车试点平台资格以来,开展的首次平行进口汽车业务。
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于2011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我国第19个综合保税区,也是吉林省第一家综合保税区。
运营海铁联运班列的长春国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也运营长春的中欧班列——“长满欧”(长春-满洲里-欧洲)。班列由长春始发,经满洲里铁路口岸出境,途经俄罗斯西伯利亚、白俄罗斯布列斯特、波兰华沙、德国纽伦堡等地,线路全程约9800公里,单程运行时间为14天,比海运节省20多天。
“长满欧”自2015年运行至今,把我国生产的汽车玻璃、碳素、铝材、家具等运往欧洲各国,把从德国运来的汽车零部件、整车发往中国各地,服务对象涵盖宝马、沃尔沃、三星、LG、华为等30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围绕“长满欧”,长春国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规划并运营海铁联运、卡车航班等多物流通道,形成“公空铁海”四位一体的多式联运国际通道体系。
依据产业优势,借助国际会展、开放通道等平台,老工业基地腹地长春开放步伐持续加大。
2016年,国务院批复设立长春新区,承担深化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的战略任务,连接东北三省经济走廊的同时,向北辐射俄罗斯、蒙古国,向南延伸至日本、韩国。
珲春:向海而行
从长春坐上“高铁”,只需要3个小时,就能抵达距离日本海只有十几公里的珲春市。珲春位于吉林省最东端,与朝鲜、俄罗斯接壤,是吉林省对外开放的窗口。
“雁鸣闻三国,虎啸惊三疆”,珲春市敬信镇防川村位于中、朝、俄三国交界处,被誉为“东方第一村”。珲春近海但不靠海,周围分布着俄、朝近10个优良港口。
每天,一车车装载螃蟹的货车驶入珲春口岸。记者从中国珲春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了解到,今年以来,珲春口岸入境螃蟹总量突破5000吨,同比2020年增长83.1%。
珲春拥有吉林唯一对俄铁路口岸和公路口岸,其中珲春口岸距俄罗斯波谢特港仅42公里,距离扎鲁比诺港71公里。
珲春禾合海鲜总经理王金东从2015年开始做进口帝王蟹生意。他说,过去俄罗斯帝王蟹要从韩国、日本中转再到中国,成本高,且影响品质。
现在,前一夜在俄罗斯深海捕捞的帝王蟹,第二天就能运到珲春,然后发往全国各地。“中国消费者吃上了更新鲜的帝王蟹。”王金东说。
2019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