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看政策、中期看经济、长期看人口”,人口结构的变化将推动房地产市场的深度变局,也从诸多维度影响经济的长远发展。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揭示中国即将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由各大电商新推老年版本APP为典型代表,一场声势浩大的适老化改造正在掀起。
10月14日正值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贝壳研究院发布《2021社区居家养老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聚焦于中国老年人口居住状况,通过对老年人抽样调查,从养老居住负担、老年人居住现状、需求与痛点等方面刻画老年人居住情况。贝壳研究院同时发布“分钟城”系列专题之老年社区,深度解析老年人居住社区的配套需求。
超六成老年人“独立居住”社区适老化设施有待完善
社会发展节奏加快,四世同堂画风渐被改写。追求自由、健康状况良好、拥有独立经济基础,致使“独居”成为老年人常态,越来越多老年人开始从被动独居走向主动独居,家庭结构一再趋于小型化与核心化。在贝壳研究院调研中,65.5%的老年人独立居住(一个人居住或与配偶同住),与子女同住比例逐渐下降,即使在80岁及以上高龄群体中,独立居住占比仍高达48%。
距离产生美,但“独居”不意味远离子女,同城甚至同社区居住分离模式,在满足老年人对于隐私和独立需求的同时,可以保障老年人及时获得照料。独居老人中六成与子女住在同一城市,21.3%与子女住在同一社区。80岁及以上高龄独居群体与子女居住同一社区的比例更高。
但高龄老年人居住条件则有待改善,约54%的老年人现居房屋建成超过20年,8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约15%现居房屋房龄达到40年。长久的生活习惯与周围邻里的密切关系,在老年人看来,老房子虽有不便,但相较搬家所需成本和面临新环境风险挑战,他们更愿意惯性依赖。
随着身体状况转变,楼层高低愈来愈受老年人所关注。调研数据显示,约三成老年人住在平房,住楼房的老年人中约30%住在独门独户楼房。相对来说,高龄老人更多住在一般楼房中,而超过1/4的低龄老年人住在独门独户楼房。居住楼房的老年人在出行安全性和便利性方面需求更高,约80%受访者理想居住三层及以下,且对电梯和无障碍通道等设施要求迫切。居住楼房的老年人多数住在中低层,其中两成住在底层,80岁及以上居住楼房的老年人近七成住在三层及以下,而居住在二层及以上的老年人中仅约12%称有电梯。值得关注的是,居住楼房的老年人中,56.86%的老年人表示没有无障碍通道,而在既无电梯也无障碍通道的老年人中,近半数需步行超过25级台阶才能到家。
据估算,中国城市存量住房建成年份在2000年前后的比例约为3:7。报告指出,2000年以前建成的小区距今已有20年,在住区设计等方面相对“先天不足”,除电梯及无障碍通道问题,设施线路等老化问题也可能导致安全隐患。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对提升老年人居住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社区配套需求突出配套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老化、活动能力与活动范围受限,对于社区内部和周边的环境、设施配套需求更加突出,其中户外锻炼、坐着聊天和买菜购物是老年人日常在社区的高频活动。
贝壳研究院在“分钟城”系列专题之老年社区的调研中显示,老年人出行频率并不低,近8成受访者在社区内或附近活动的频率为一天一次或一天多次。老年人对公共服务设施有多元化需求,户外活动占比最高,69.4%的老年群体曾在社区及附近散步或户外锻炼;其次是休闲娱乐活动,为47.4%;再次是生活物料采买活动,为44%;此外,老年人对社区医疗服务项目的需求强烈,包括健康监测、送医拿药、家庭医生等。
具体而言,不同年龄段群体经常从事的日常活动略有不同,相应对社区及周边配套设施的需求亦有差异。60-69岁、70-79岁低龄老年人更偏好散步或户外锻炼、打牌下棋、遛狗遛鸟等活动,相比之下对运动健身场地的需求度高于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高龄老年人因身体机能弱化严重,更倾向于坐着聊天,相比之下对公园/广场、老年活动室、休息座椅的需求度高于低龄老年人。
不同区域的老龄居住生活圈资源分布存在不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的21个超大和特大城市中,北京、昆明、长沙社区医院一公里覆盖率超过80%,而大连、佛山、西安、东莞等平均每个社区一公里范围内社区医院数量不足1个;长沙、昆明九成以上社区可以实现一公里内买菜自由,沈阳、哈尔滨、北京在21城中菜市场的覆盖率稍低,但半数以上社区实现了菜市场一公里覆盖;深圳超过九成社区出家门一公里范围内设有公园,但21城中的多数城市有四分之一的社区在半径一公里范围内没有公园。不同城市老年社区生活圈范围内的配套设施建设,仍需高度优化与整合。
居家养老仍是首选社区老龄服务体制不健全
人口老龄化持续加深背景下,老年人养老居住问题备受关注。自2010年以来,中国推行“以居家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政策,逐步形成了以上海“9073”模式、北京“9064”模式为代表的养老居住格局,即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6-7%的老年人依托社区养老、3-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
居家养老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