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省市试点"涉案企业合规检察改革"多家企业整改达标被免予起诉
时间:2021-10-11 00:00:00来自:中国经营报字号:T  T

经济周期变换和发展模式换挡的情况下,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以及企业家的境遇和命运,引发持续的社会关注,而最高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最高检”)也适时依法提出“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诉的不诉、能不判实刑的提出适用缓刑”的指导精神,优化健全企业营商法治环境。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包括北京、上海等直辖市在内,总计有10个省市的市级和基层检察院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检察改革试点”。

在依法落实“少捕慎诉慎押”检察政策的同时,督促涉案企业作出合规承诺并积极整改,促进企业合规守法经营,预防和减少企业违法犯罪。

近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最高检第四检察厅厅长郑新俭表示,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管理委员会已经正式成立。

“完善相关制度,填补漏洞,促使涉案企业能合规守法经营,真正营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郑新俭说。

十省市试点

改革试点,则是落实“少捕慎诉慎押”精神的一部分。

“这项试点工作从去年就已经开始了,作为营造和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部分,今年试点的省市扩大到了10个。”9月23日,一位长期从事企业合规和法务工作的大型企业合规部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他们非常关心这个试点工作,因为“与切身经营和权益相关”。

这项试点便是最高检推行的“涉案企业合规检察改革试点”(下称“改革试点”)。2020年3月,最高检在上海、广东、江苏、山东的6家基层法院启动了该项改革试点,在依法落实“少捕慎诉慎押”检察政策的同时,督促涉案企业作出合规承诺并积极整改,促进企业合规守法经营,预防和减少企业违法犯罪。

多位法律界资深人士告诉记者,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除了面临行政处罚之外,在达到一定量级、符合一定情形之后,还要涉及刑事责任问题。“这对企业经营而言,就不仅是合规问题,还有合法问题,一旦涉及刑事责任,无论是企业,还是企业的负责人、管理层、实控人,都是十分巨大的风险,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问题比较难把握。”一位资深律师表示。

由于中国当前正处在增长方式转型、经济周期换挡当中,企业经营环境也处在不断变化当中,为了优化企业营商法治环境,此前最高检提出了“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诉的不诉、能不判实刑的提出适用缓刑”的检察政策口径,意在支持企业合法合规经营,促进社会经济平稳发展。而改革试点,则是落实“少捕慎诉慎押”精神的一部分。

经过一年时间,改革试点已经扩围。最高检披露的相关情况显示,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10个省份的27个市级检察院、165个基层检察院开展了改革试点工作。在试点地区,相关检察机关对符合法律规定的涉企案件,依据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诉的不诉、能不判实刑的提出适用缓刑的量刑建议。

环保与涉税

相关公司和人员在整改达标的情况下,被免予起诉。

多位企业人士向记者反映,在实际经营层面,企业比较集中面临刑事责任的,主要是环保、税收涉嫌违法的经营行为。除此之外,部门商业合作中的纠纷,也与刑事责任“擦边”,这些都成为企业经营中法律风险的“高危地带”。

张家港某化机企业就曾面对这方面的违法问题。记者了解到,这家公司于2018年在没有获得当时环境保护部门的环境评价的情况下,就直接建设洗酸池,并通过私设暗管的方式,将含有镍、铬等重金属的酸洗废水排放至生活污水管,造成严重环境污染。该行为被环保部门发现后,这家企业不仅被行政处罚,其总经理、副总经理、行政主管因涉嫌污染环境罪被移送至张家港市检察院审查起诉。

不过,这家企业是省级高科技民营企业,拥有专利20余件,部分产品突破国外垄断,相关人员若被予以刑事处罚,则会对企业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在相关人员“认罪认罚”的情况下,张家港市检察院依法依规启动了改革试点工作,对企业进行办案影响评估并听取企业合规意愿后,指导该企业开展合规建设。在企业合法合规整改达标并经相关听证会之后,根据《刑事诉讼法》,这家化机企业被免予起诉。

上海的一家医疗公司在与一家科技公司的商务合作中,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共219份,价税合计2887余万元,其中税款419余万元已申报抵扣。此后,这两家公司和涉事公司的实控人被公安机关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移送至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经过检察机关的调查,该企业是某技术领域的领军企业、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实力雄厚,对合规管理的接受度高、执行力强,企业合规具有可行性,检察机关遂督促企业作出合规承诺并开展合规建设。最终,相关公司和人员在整改达标的情况下,被免予起诉。

第三方监督

“由此推动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合规制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上述两起只是改革试点实施的个案。截至2021年8月,各试点检察机关共办理此类涉企业的合规案件206件。而在改革试点的过程中,需要第三方机构进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的监督、整改、评价的需求逐渐显现出来,制度设计已经刻不容缓。

记者了解到,改革试点地区已经尝试了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管理委员会的制度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