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激发城市创新与活力 600万产业工人进阶
时间:2021-10-11 00:00:00来自:中国经营报字号:T  T

“我最近一直忙着训练。”在成都从事航空发动机主体修理工作的杨海东,正在备战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此前,他一路过关斩将,成为四川代表队参加总决赛的一名选手。

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将于10月14日至16日在成都举行,这是该大赛首次将6个工种的决赛集中在同一个城市举行。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去年1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印发《关于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将成都市作为全面试点城市。根据要求,试点工作重点围绕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和队伍壮大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力求取得突破。而成都经济发展前景广阔、生活成本竞争力强、生态环境良好等等,都是吸引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团队扎根成都的重要因素。

根据成都市统计数据,目前全市600万产业工人中,技能人才总量已突破200万人大关,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首次跃升到30%以上。“越来越多像我一样的产业工人来到这座城市,留在这座城市。”20年前,老家在陕西的杨海东来到成都,他十分注重自己的荣誉称号:首届成都工匠。

“成都正在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就业、高品质生活的现代产业体系和创新体系,形成人才有舞台、劳动有岗位、收入有保障、创业有空间、消费有选择的多途径、多元化就业环境。”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盛毅表示,从产业工人的身上,从匠心成都的角度,凸显出成都是一座“宜居宜业的创新之都、活力之城”。

成都工匠推动制造到智造

在杨海东看来,随着天府国际机场投入运营,成都正式成为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一方面为成都带来航空产业链条发展的新机会,另一方面将吸引来自全国甚至全球航空产业工人的聚集。“正是因为航空产业门槛较高的原因,必然吸引更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这也正是成都的目标。记者注意到,成都市正在加快建设“航空经济之都”,其中,以“整机-发动机-大部件-航电-地面设备”空天制造为驱动,在航发预研、机场弱电、无人机研制等细分领域率先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全产业链规模已迈上800亿元台阶;以“航空运输-航空物流-航空维修-航空金融”枢纽运营为先导,航线开通数、旅客吞吐量、飞机起降量等综合指标稳居全国第4、中西部第1,航空维修及航空金融规模已突破150亿元;以“商业火箭-航天电子-卫星应用”商业航天为突破,加速产业集群培育和场景示范应用。

显然,在航空航天领域,成都正从制造升级为智造,这背后不仅是产业的升级,更是来自产业工人——成都工匠力量的推动。

不仅如此,成都正进入系统性推进以产业生态圈引领产业功能区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以生态圈引领功能区错位协同发展,形成了“5+1+1”产业体系、12个产业生态圈、66个产业功能区三级协同支撑体系,产业生态圈联盟汇集了行业内头部企业、高校院所、投资机构及专业服务机构等“政产学研用融”6类成员单位2600家。由此,在成都的产业生态圈中吸附了600万产业工人。

“成都坚持全面重构产业体系,大力推动以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为引领、以产业功能区为载体、以建设‘三城三都’和国际性消费城市为目标的市域经济地理重塑,显著优化了各区(市)县的产业分工,加快了传统产业布局调整,提升了成都对国际国内高端要素运筹能力,促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新经济企业的迅速发展。”盛毅认为,成都充分激发出了创新和活力。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成都生产总值9602.72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五大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产业、医药健康产业分别增长24.3%、13.6%、10.1%;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较快增长,增加值增长20.5%,凸显出成都“智造”的竞争力。

改革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2019年初,一场评选,让杨海东从一个普通工人成为了首届“成都工匠”。三年来,总计1812名有技术会创新的“成都工匠”脱颖而出。

不仅是杨海东,获得世界技能大赛“首金”的玉海龙、IPC手工焊接世界冠军张易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是从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中走出来的“成都工匠”。

由“工”到“匠”的进阶之路,则是成都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之路的一个缩影。

根据成都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出台的相关改革方案,提出全面落实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战略要求,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同时,坚持产教训融合、政企社协同,把专业办到企业、将学院建在产业功能区,规划建设成都国际职教城、国际合作教育园区。

近年来,成都在全国率先推出技能人才优先落户等人才新政,吸引新落户青年人才47万余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重超过32%。由此,成都蝉联“中国最佳引才城市”奖。

此外,成都还率先推出全民技能免费培训计划,市场化运营蓉漂人才发展学院、成都工匠学院,每年免费培训超过50万人次。

不仅如此,在今年4月,成都正式启动“产业生态圈人才计划”首批申报工作。“产业生态圈人才计划”作为首个基于产业经济地理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