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工厂的产能优势转化为国际竞争的效益优势
时间:2021-10-08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当前,全球疫情持续蔓延,造成很多生产型国家停工停产、港口拥堵、国际物流成本上升,全球供应链遭受严重冲击。作为全球成功遏制疫情传播的国家,中国保持了生产连续,经济有序运行,成为全球产业链的安全岛和供应链的稳定锚。当全球需求订单不得不转向中国,再次突显了中国制造无与伦比的竞争力,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更加牢固。

中国世界工厂地位更加牢固

当大部分人目光聚焦于中国拉闸限电,并对由此可能造成中国经济放缓感到忧虑时,很少有人注意这样一个重要事实:今年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9.5%,国有、股份制、外商投资及私营企业全部取得利润高增长,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7个行业利润实现增长,1个行业扭亏为盈,1个行业持平。

盈利是企业经营的硬道理,也是经济运行的基本要求。效益和质量,应该是观察中国经济质素与发展趋势最重要、最可靠的视角,也是新发展阶段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

尽管中国今年面临疫情多地散发、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汛情等自然灾害的冲击,中国经济依然保持全球少有的较高增长速度,且实现效益大幅改善。这是中国实体经济具有强大韧性最有说服力的证明。

如果考察中国经济增长拉动力,出口依然是主要因素。1-8月中国货物出口同比增长23.2%;与此同时,出口贸易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含量的机电产品在出口中占比达到58.8%,而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比仅为占18.2%。

在全球疫情考验下,更加突显了中国制造在全球经济恢复和保证供应链稳定中不可替代的定海神针作用,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更加巩固。

回望中美贸易战之初,随着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高关税,一些企业将生产线迁往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印度也被美国作为替代中国制造的国家而寄予厚望,国内一些学者也跟着发出制造业外流的警告。

如今在德尔塔病毒肆虐下,印度、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大面积停工停产,印度、越南经济陷入负增长。美国一些迁往越南的企业,现在正紧急安排回迁中国。实际上,早在去年一些在越南的企业就开始将生产迁回中国。

最近,福特汽车关闭了在印度的工厂。福特在印度辛苦经营10年后,终以亏损20亿美元折戟而归,而在今年初通用汽车也退出了印度的市场。富士康在印度的手机生产线员工大面积染疫,产量锐减50%;去年12月另一家苹果在印度的工厂发生2000名员工暴力打砸抢烧事件,造成严重损失。这些案例从不同侧面暴露出印度营商环境、劳动管理等方面的弊端。实际上,印度的社会结构(种姓制度)、土地制度、劳动力素质、基础设施水平都难以支撑制造业的发展。这也预示了美欧寄予厚望取代中国的“印度制造”终将是海市蜃楼。

最近上海美国商会与普华永道中国公布的一项联合调查显示,美国企业对中国业务状况的乐观态度已经恢复至贸易战前的水平。哈佛大学管理学教授史兆威说:“如果你想要可靠的制造业,那么中国是最佳选择。”

实际上,即使没有疫情的冲击,从产业规模与纵深、基础设施配套、技术水平、劳动力素质等各项条件综合比较,印度、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与中国不可同日而语。他们或许能够在某些产品或产业链某些环节对中国制造产生局部替代,但难以撼动中国制造的整体地位。

中国制造业综合竞争力无与伦比

中国工业门类的齐全完整、中国产业的规模、基础设施的完善、产业链的配套、人才资源与劳动力素质、科技创新的迅速提高、各级政府的有效生产组织等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中国制造无与伦比的综合竞争力。

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涵盖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和666个工业小类,产品覆盖低端、中端、高端。中国制造业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产值占全球30%,相当于美国、日本、德国的总和。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200种以上产品产量世界第一。

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光伏、新能源汽车、家电、智能手机、消费级无人机等重点产业跻身世界前列;通信设备、工程机械、高铁等一大批高端品牌走向世界;拥有一批处于全球产业链中高端的跨国企业,世界500强上榜企业数量去年首次超过美国;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活跃,已培育4万多家“专精特新”企业、4700多家“小巨人”企业、近6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从基础设施环境看,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3.5万多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5万公里,均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中国电子商务、互联网经济突飞猛进,无处不在的移动支付、网络金融领先世界;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加快提速。

从人力资源看,中国拥有规模庞大、素质优良的劳动力资源与人才资本。有近9亿劳动人口,1.7亿受过高等教育和拥有专业技能,9100多万科技工作者,享有全球最大工程师红利,研发人员总量稳居世界第一。

对于中国制造,一些人仍然有一种错觉,就是认为中国制造“大而不强”。这种认识是用老眼光看待中国制造,已经不能概括日新月异的中国制造的本质特征。笔者认为,中国制造“既大又强”,中国制造的竞争力是由快速进步的科技与创新实力支撑(而且“大”本身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