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8月通胀数据,CPI同比上涨0.8%,低于预期,PPI同比继续上行至9.5%,再超市场预期。
PPI涨价压力什么时候可以缓解?短期来看,受能耗双控、限产等政策影响,供给端约束仍将带动工业品价格高位震荡。但随着中下游企业盈利被持续挤压,“保供”政策的力度或也将进一步加强,政策执行的效果仍需持续关注。
而需求方面,国内地产投资面临持续走弱,海外耐用品需求已经趋于回落,接下来主要是服务业修复,内外需的同步回落将明显缓解涨价压力。另外,随着美国Taper的渐近,美元走强或也将对大宗商品价格形成抑制。
1非食品CPI环比回落
8月国内疫情扩散拖累非食品CPI。本轮疫情可能对8月服务业消费造成较明显影响,从而对非食品CPI的修复产生扰动。8月核心CPI、服务CPI均出现超季节性回落,反映了消费受疫情的短期冲击。同时,受国际原油价格下降影响,工业消费品价格由7月环涨0.4%转为下降0.2%。受这些因素影响,8月非食品CPI环比下降0.1%,同比回落至1.9%。
食品价格环比回升。食品CPI同比下降4.1%,降幅比7月扩大0.4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77个百分点。不过环比出现近5个月以来的首次回升,涨价0.8%,主要受鲜菜和鸡蛋价格的上涨拉动。而双节消费旺季来临之际,供给持续增加,猪价反弹幅度始终不大。不过伴随着气温转凉,消费需求回升,加上收储工作的开展缓解生猪恐慌出栏情绪,猪价继续下行空间或有限。考虑到基数影响,接下来CPI同比或呈现短期回升趋势。
2PPI同比再创新高
供给端约束带动PPI同比再创新高。8月PPI同比上行至9.5%,创2008年9月以来的新高;环比上涨0.7%,涨幅较6、7月继续扩大。分结构看,PPI涨价的主要动力仍是煤炭、钢铁、化工行业,其中煤炭采选环比涨幅最大,为6.5%。因而近期的工业品涨价仍主要受到限产等供给端压缩的推动。
PPI涨价压力什么时候可以缓解?短期来看,受能耗双控、限产等政策影响,供给端约束仍将带动工业品价格高位震荡。
但随着中下游企业盈利被持续挤压,“保供”政策的力度或也将进一步加强,政策执行的效果仍需持续关注。而需求方面,国内地产投资面临持续走弱,海外耐用品需求已经趋于回落,接下来主要是服务业修复,内外需的同步回落将明显缓解涨价压力。另外,随着美国Taper的渐进,美元走强或也将对大宗商品价格形成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