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科技创新与时尚设计融合发展已成为潮流。如今的科创新城深圳,创意设计已经成为城市创新驱动的根本要素。作为国内第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设计之都”,深圳从最初的渔民码头、世界工厂,不断发展转型升级为“创客之城”、创新之都。在40年的华丽蝶变中,“深圳设计”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设计赋能的成效业已显现。目前深圳设计年产值超300亿元,并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同时带动下游产业产值超千亿元。
设计的本质就是创造。可以说,深圳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城市“创新史”。设计是深圳产业转型升级的生产力和重要平台。正是设计的力量,引领着深圳持续创新发展,驱动着深圳奔向星辰大海。40多年的积累与发展,如今“深圳设计”已然成为标志性名片,成为特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动力和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有力抓手。当前,深圳正聚焦时尚产业链,打造亚洲领先、全球知名的新锐时尚产业之都;致力于到2035年,高质量地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
“深圳设计”横空出世
2008年12月7日,深圳获批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成为我国首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称号的城市,也是全球第6个“设计之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由于深圳本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深圳在设计产业方面拥有巩固的地位。它鲜活的平面设计和工业设计部门、快速发展的数字内容和在线互动设计,以及采用先进技术和环保方案的包装设计,均享有特别的声誉。
深圳之所以能脱颖而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看中的是“作为一个快速成长的城市,深圳有着不长却充满活力的历史,以及年轻的人口,令人印象深刻。”“深圳还强调设计理念,他们把设计当作一个战略工具指导城市转型,同时在与社会文化相关内容领域,尊重经济发展机会的平衡。”
这也是国际社会对深圳长期以来坚持自主创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认可。“深圳设计”由此横空出世,作为一种创新力量引领着城市发展,也为城市搭建了一个更新发力的平台与空间。
可以说,深圳这个由无数外来者建造、以创新为灵魂的城市,“设计”是它的先天基因。20世纪90年代,因宽松活跃的市场条件和深圳与生俱来的创新意识驱动,“深圳设计”开始萌芽,并在那个追求速度和效益的时代野性生长,初具规模;21世纪初,经济的高速发展催生出“深圳设计”的快速进化,深圳率先在全国实施“文化立市”战略,提出打造“设计之都”,早年自然生长的深圳设计企业顺应发展洪流,涌现出一批领军企业。
其中,浪尖、嘉兰图等工业设计企业频频斩获国际顶尖的红点设计大奖,飞亚达凭借“航天表”成为国际钟表界的明星;“平面设计在中国”展览被视为中国最权威的平面设计比赛;水贝珠宝一条街则依靠最流行的设计年产值逾800亿元。这也让深圳设计界“大师”云集,既有年逾古稀的第一批深圳拓荒者,也有90后崭露头角的新生力量;既有蜚声国际的专业设计师,也有深耕产业的行业协会组织者、企业家,还有从事专业研究的设计观察者,王粤飞、陈少华、韩家英、毕学峰等一张张“深圳设计”名片已成为业界传奇,“深圳设计”业已成为中国本土设计的中坚力量和面向世界设计的桥头堡。
事实上,“设计”一直在改变着深圳,无论是平面+RGB的视觉设计、产品+家具的工业设计,还是服装+珠宝的时尚设计、建筑+室内的空间设计,一代又一代的设计师从全国各地汇聚于特区,展开了一个又一个设计与创新的鲜活故事。深圳因设计而改变了模样,惊艳了世界。
“深圳设计”还以强大的驱动力,带动着各行各业快速发展。目前深圳已涌现出十余个代表性的品牌设计活动,包括“让设计无处不在”的深圳设计周、致力打造设计界“奥斯卡”的深圳环球设计大奖、探寻“城市、社会与人”的关系的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鸿衣羽裳、流光溢彩的时装周,“全球工业设计第一展”的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等,这些代表性的设计盛事,均在深圳本土培育、萌发和茁壮成长,并在业界享有盛誉,同时还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一经发布,为“深圳设计”描绘了更大的蓝图——支持深圳建设创新创意学院,引进高端创意设计资源,设立面向全球的创意设计大奖,打造一批国际性的中国文化品牌。用好香港、澳门会展资源和行业优势,组织举办大型文创展览。“深圳设计”是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发展蓝图的重要路径。
即将开工建设的深圳创新创意学院,就是先行示范的产物之一。学院建成后将培育更多更优秀的创新创意设计专业人才,填补深圳创意设计高端人才的短缺。深圳市创新创意设计发展办公室主任韩望喜表示,“深圳设计”已经被摆上了重大战略发展高度,以强大驱动力带动各行业快速发展,加速了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步伐。
融合产业突出创意
每年3月,全球时尚弄潮儿共赴深圳时装周,汇聚在这座前沿时尚之城。当窗花剪纸的东方古典意向遇上激光切割等现代科技,当禁欲系北欧风遇上甜甜的糖果色,当新潮摩登遇上复古情怀……每年的深圳时装周都好似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