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共同富裕的短板弱项出方案,浙江明确重点任务和分工
时间:2021-08-27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推动共同富裕,短板弱项在农业农村,优化空间和发展潜力也在农业农村。

8月26日,农业农村部官网上发布了农业农村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高质量创建乡村振兴示范省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下称《行动方案》)的通知,针对这一短板弱项,给出了重点任务和具体分工。

《行动方案》明确,目标到2025年,乡村振兴示范省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共同富裕先行先试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其中,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乡村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4万元,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9以内,全面消除年家庭人均收入1.3万元以下情况。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告诉第一财经,《行动方案》提到的六项分工到具体职能部门的重点任务,有不少新的亮点。首先,在延伸乡村产业链条上,《行动方案》强调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保证粮食和猪肉等农业领域的自给率。

比如,明确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稳定在1500万亩、120亿斤以上,猪肉自给率稳定在70%以上。与此同时,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建设农产品加工园、产地冷藏保鲜设施、产地冷链物流基地、电商专业村,形成国家、省、市、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动发展格局,基本实现农业产业强镇涉农县全覆盖,培育打造10条百亿级农业产业链。

其次,在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上,《行动方案》提到了大量新业态,包括规范提升休闲农庄、农家乐、采摘基地、主题民宿等,积极发展市民农园、共享农庄、认养菜地等新模式,以及催化发展乡村康养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温泉疗养、中医养生、健康养老、运动健身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建设一批职工疗休养基地等。

第三,《行动方案》还强调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通过推进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改革农业创新平台,从而让原本低效的农业通过“共同建设一批农业重点实验室和产学研联盟”等方式,向有市场竞争力的高效农业转变。

另外,在双碳目标下,《行动方案》也注重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和低碳循环产业。包括加大绿色食品培育力度,新认定2000个以上绿色食品,建立优质农产品评价体系,推进绿色农产品优质优价;探索开展农业生态产品价值评估,完善农业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推动将农业项目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等。

从“三农”基础看,浙江在总量上并非农业大省,但在增产保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指数、推进乡村治理、激发农村活力等方面,浙江取得了一定成效。2020年,当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05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225亿元,“十三五”时期分别年均增长1.9%和2.1%。去年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30元,连续36年居全国省区首位;城乡居民收入比1993年以来首次小于2。

多年来坚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浙江,也在不少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不过,与江苏等兄弟省份、日本和以色列等发达国家比,当地在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空间,这也成为浙江农业农村发展的潜力所在。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