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微特稿】美国哈佛大学最近一项研究显示,美国西部地区去年山火肆虐导致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PM2.5)浓度飙升,进而关联当地新冠新增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大幅增加。研究成果刊载于最新一期美国《科学进展》杂志。
研究人员调查2020年受山火影响较大的加利福尼亚州、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三州共92个县当年3月至12月的山火火情、空气质量及疫情等相关数据,得出上述结论。这些县的人口占三州总人口的95%。
研究人员计入天气、是否遵守保持社交距离及避免人员大量聚集等防疫规定等因素,发现有充分证据证明山火浓烟越多,空气质量越差,当地新冠新增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就越多。平均下来,空气中PM2.5水平如果连续28天日均每立方米增加10微克,新增新冠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就会分别增加11.7%和8.4%。其中,加州索诺马县在新增确诊病例方面涨幅最大,达71.6%;加州圣贝纳迪诺县在新增死亡病例方面涨幅最大,达65.9%。
按照研究人员说法,山火造成的浓烟会显著增加空气中PM2.5等细颗粒物水平,而这些细颗粒物对身体、特别是呼吸系统有害。
研究论文作者之一、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弗朗西丝卡·多米尼西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空气中细颗粒物污染可能成为加速病毒传播的又一帮凶。鉴于我们眼下看到德尔塔毒株感染风险提升,而山火已经在肆虐,后果将令人担忧。”
先前研究显示,空气污染加剧关联新冠重症病例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