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差:“专精特新”政策直接利好中小企业,间接利好行业龙头。但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相关财政奖补量较小,对经济总量影响有限,不会影响下半年经济增长和宏观政策的节奏。
下半年,我们认为货币政策逐渐走向放松,通过推动再次降准、定向降息等方式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有望触及2.5%左右,无风险利率继续下行带动科技成长股发力。
>>“专精特新”的本质在于专注细分市场具备特色专业技术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专精特新”政策的目标是促进中小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一是采用专项技术或工艺通过专业化生产制造的专用性强、专业特点明显、市场专业性强的精致性产品,即意味着企业要专注细分市场。二是生产具有地域特点或具有特殊功能的产品,其主要特征是产品或服务的特色化。三是依靠自主创新、转化科技成果、联合创新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式研制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
>>支持“专精特新”有益于创新激发产业活力
针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多方位多层次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创新活动的多样性、层次性相对应,这对于多种领域、不同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均起到充分的激励作用,从而激发产业活力。除了财政补贴之外,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相关配套支持政策更为关键,能够从实质上降低中小企业的创新成本。
>>支持“专精特新”有益于补短板补链完善内循环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所具备的针对单项细分领域进行长期攻坚、技术创新的特点,有助于对我国产业链中细分领域的短板进行技术突破和填补,不断完善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从供给侧为国内大循环奠定基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优先评选我国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的产业内的中小企业,符合我国当前紧迫的补短板补链任务要求。
>>支持力度渐强,“专精特新”有望加速发展
我国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呈现逐步提升态势。“专精特新”政策对中小企业的支持覆盖面持续扩大。在2021年公布的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评选要求中,对于企业创新能力门槛进行了下调,同时也放松了对于企业过去时间段内的利润指标,方便更多企业进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行列。我们认为,随着企业创新及补短板补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支持有望持续提速。
>>工业“四基”领域、制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有望受益
我们认为,“专精特新”支持政策重在补短板优化供给侧,同时兼顾供需匹配,激活产业创新活力,有望推动工业“四基”领域、制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加快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持续专注于细分领域的技术突破和创新,有利于激发工业“四基”领域和十大重点产业的创新能力,提升供给质量。“专精特新”政策支持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协同,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一方面有助于为行业龙头企业提供短板领域供给,另一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稳定需求,从而推动重点领域和十大重点产业加快发展。
>>“专精特新”政策如何影响资本市场?
“专精特新”政策的财政奖补量较小,对经济总量影响比较有限,短期内不会影响下半年经济增长和宏观政策的节奏,不影响下半年股债双牛观点。“专精特新”的奖补、配套政策及带来的品牌效应将对入选的中小企业形成直接利好。行业龙头通过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形成间接利好。“专精特新”政策支持创新型重点中小企业,并支持其加快上市步伐,有利于促进科创板发展。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正文
“专精特新”的本质在于专注细分市场具备特色专业技术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我国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的明确鼓励始于2012年。2012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首次提出“鼓励小型微型企业走‘专精特新’和与大企业协作配套发展的道路,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2013年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作出具体部署,指出“促进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
专精特新”的本质在于专注细分市场具备特色专业技术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是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基础,在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领域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注于细分市场。“专”、“精”两个字的含义是指按照精益求精的理念,通过精细化管理,采用专项技术或工艺通过专业化生产制造的专用性强、专业特点明显、市场专业性强的精致性产品,即意味着企业要专注细分市场。例如某新能源创业企业,专注细分市场,走专业化之路,历时六年将风电叶片螺丝套这个单品做到全球第一。2021年4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关于开展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专精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