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城市科学规划产业迭代
时间:2021-08-02 00:00:00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这些天来,张汝春和钟佐滨顶着户外30多摄氏度的高温,在东莞多个乡镇“找地”。他们是东莞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和国土空间规划科科长。数据、规划图、法律法规乃至逻辑空间,“掘地三尺”般挖潜,目标是用更科学的规划为东莞长远发展布局。

名声在外的“世界工厂”东莞,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完成了从农业大县到制造名城的跨越,但也形成了亦城亦乡、城乡混杂的空间环境,面临着经济快速发展下的城市问题,如高强度开发后的空间挑战、公共服务不均衡的人居挑战、产业迭代支撑受限的产业挑战等。如今,东莞面临着工业城市再造的课题,也在这一场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寻找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机遇。

为工业划底线

耕地有底线、林地有底线,东莞还给自己加了一条底线——工业。

为保护工业发展空间,把发展实体经济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东莞自2018年起实施《东莞市工业保护线专项规划》,全市共划定420平方公里工业保护线,占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的34.7%,其中工业红线规模371平方公里,工业蓝线规模49平方公里。

张汝春说,工业的发展需要充足的用地空间来保障,划定工业保护线,有利于保护工业发展空间,把发展实体经济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这一举措也是东莞在给自己念“紧箍咒”,遏制市场利用“三旧”改造政策投向房地产赚快钱的举动。数据显示,自2009年“三旧”改造政策实施至2017年底,大量资金投入到改造难度低、利润空间大的城镇中心“退二进三”项目,产业类项目仅占15%。

产业用地受到威胁,产业用房价格不断被抬升,社会上甚至盛传“做实业不如卖房子”。划定工业保护线,及时遏制工业用地被蚕食的苗头,也向市场传递了东莞制造业立市、打造国际制造业名城的信念与步伐。

有了“金钟罩”还不够,产业空间的分散破碎,导致新兴产业没有“用武之地”。东莞市工业用地中有67%属于集体用地,锁定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共有1821个村级工业园,平均每村就有3个工业园。其中70%的村级工业园在300亩以下,60%的镇拿不出500亩以上的土地承载新增的产业项目。

另一方面,2020年东莞的开发强度已逼近城市发展容量的极值,增量没有空间。于是,东莞加紧推进向存量要增量、要效益的“工改工”项目。位于寮步镇的光达制造·科技智慧谷项目,就是一个“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全新蜕变。

科技智慧谷的前身是一批老旧厂房,科技智慧谷项目负责人孟磊说,过去的厂房没有为设备上楼、产线上楼服务,所以土地使用效率低,产出效益低。现在不仅要统筹整合土地资源,重新设计层高和承重,使建筑符合工业上楼的标准,同时也要考虑资源集约,包括入园企业标准、污水环保处理等。

如今科技智慧谷项目引入一批高新智造及5G企业,预计年产值将从原来300万元提高至6.26亿元,年税收从原来30万至40万元提高至9000多万元。

为人居造惬意

闲适的生活节奏和随处可见的风景,对很多曾经的东莞人来说,是流水线和机器声之外比较陌生的生活场景。

2020年,东莞全市的GDP超过9650亿元,在疫情的冲击下,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城市经济实力的飞跃之下,如何让市民共享品质生活?这越来越成为城市规划工作者关注思考的问题。

来到东莞20年的谭名成,如今已经是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区域规划所所长。在他眼里,这些年来东莞的建设不仅配合经济发展,也在积极地回应人居的需求。

谭名成说,过去大量产业工人在工厂上班居住,很少参与城市生活,“现在城市想要发展产业,已经不仅仅是给地就行了,更要关注人的需求,除了工资待遇,更要提供高品质生活”。

从便利交通到教育扩容提质,从15分钟优质生活圈到都市生活客厅,再到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东莞开始了从“世界工厂”到“湾区都市”的全方位城市品质的提升。

为了让市民更好地享受都市生活,东莞提出高品质推进“一心两轴三片区”建设,以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包括高标准规划建设三江六岸历史休闲片区。全长约17公里的三江六岸滨水岸线示范段,串联了可园、金鳌洲塔、下坝坊、鳒鱼洲、莞城骑楼街等东莞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

示范段一期的龙湾广场今年5月1日正式开放。三个月来,龙湾广场已经成为东莞市民休闲生活的好去处。有年轻人在草坪上搭起帐篷看书交谈,有一家人推着婴儿车在江边的木栈道上散步,有人伴着白鹭跑步健身,有人随着江风休闲垂钓,有小朋友在儿童设施旁跑跑跳跳。而不定时的音乐节、文化分享活动,更让这里成为城市客厅。

暮色四合,路灯亮起。龙湾广场热闹不减反增,人们驱车从四方赶来享受这惬意的夜色。东莞市中心城区建设现场指挥部规划总监戴海锋知道,自己的家乡东莞,除了机器轰鸣的声音,更有江水滚滚、鸟鸣阵阵、欢笑声声。这离蓝图里“半城山色半城水,一脉三江莞邑兴”的城市生活越来越近了。

为实业绣美景

东莞从承接“三来一补”企业走上经济腾飞的道路,当年的小农村没有开办工厂的条件,也要把祠堂、饭堂、会堂改造成厂房进行生产,如今,他们的生意经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