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一系列科创、金融、数据等领域的功能性平台将在浦东建设运行。
7月20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浦东新区区长杭迎伟表示,这次中央在浦东布局了一批高能级功能性平台,“我们将争取尽早启动建设、落地运行。”
这些高能级的功能性平台,科创方面是重点推动李政道研究所、交大张江高等研究院等高能级研究机构建成运行,加快推进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上海临床研究中心等一批科技创新基地建设。
金融方面,重点是推动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全国性大宗商品仓单注册登记中心、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股权份额转让平台等重要项目。
数据方面,重点是积极推动建立数据交易所,探索建立分类分层的新型数据综合交易机制。
金融:打造全球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
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下称《引领区意见》)发布,赋予浦东新区改革开放新的重大任务。
这其中,金融创新着墨甚多。
杭迎伟表示,金融方面重点是构建完善更具国际竞争力的金融市场体系、产品体系、机构体系、基础设施体系,打造全球资管、融资租赁、金融科技产业高地,打造全球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
具体来看,《引领区意见》在进一步加大金融开放力度、建设海内外重要投融资平台、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和制度、健全金融风险防控机制等多个领域做了重要部署,涉及20多个大项工作。
为推进引领区建设,杭迎伟说,浦东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作为主要抓手,已经由浦东四届区委十次全会审议通过,共100条、450项。
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总经济师陶昌盛表示,其中提出了一系列突破性的金融制度创新,如支持浦东率先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实施路径;构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匹配的离岸金融体系,支持浦东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发展人民币离岸交易;支持在浦东开展简化外债登记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包括银行间与交易所债券市场在内的中国债券市场统一对外开放,进一步便利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券市场;研究在全证券市场稳步实施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在科创板引入做市商制度等。
在高能级的金融功能平台方面,除了上述的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全国性大宗商品仓单注册登记中心、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股权份额转让平台,《引领区意见》还提出,发挥上海保险交易所积极作用,打造国际一流再保险中心;建设国家级大型场内贵金属储备仓库;支持建设覆盖全金融市场的交易报告库。
陶昌盛说,其中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型的金融产品工具,如创新面向国际的人民币金融产品,扩大境外人民币境内投资金融产品范围,促进人民币资金跨境双向流动;研究探索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等开展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试点;推动金融期货市场与股票、债券、外汇、保险等市场合作,共同开发适应投资者需求的金融市场产品和工具等。
此外,意见还提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金融政策措施,如在浦东支持银行在符合“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和贸易真实性审核的要求下,便利诚信合规企业的跨境资金收付;构建贸易金融区块链标准体系,开展法定数字货币试点;在不导致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的前提下,探索试点自由贸易账户的税收安排;建立健全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宏观审慎评估和协调联动体系等。
陶昌盛说,下一步,将广泛动员、积极协调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等各方力量,明确任务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全力推动《意见》各项任务举措加快落地落实,不断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支持浦东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
科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引领区意见》明确,浦东要成为自主创新发展的时代标杆。具体来说,就是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找准政府和市场在推动科技创新、提升产业链水平中的着力点,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带动全国产业链升级,提升全球影响力。
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表示,浦东要在自主创新发展上跑出“加速度”。加快推进张江科学城扩区提质,布局和建设一批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吸引更多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浦东布局科研力量,集聚更多科技领军企业,进一步优化创新孵化、科技公共服务、知识产权保护、人才服务等综合环境。
浦东新区科经委主任徐欣表示,接下来,浦东将以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为目标,加快构建创新驱动、高端引领、赋能融合、集群发展的高水平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
“十三五”期间,浦东初步形成了以中国芯、创新药、智能造、蓝天梦、未来车、数据港等六大硬核产业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产业规模、能级和技术水平上实现跃升。今年上半年,浦东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513.25亿元,增长19.1%。
徐欣表示,接下来浦东将进一步构建“3+6+X”的现代化产业新体系。“3”是做优电子信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三个千亿级支柱产业,重点是“提质增效”。“6”是上述六大硬核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