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广东省高度重视并支持深圳开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先行先试的深圳,再获更大的改革自主权。
近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实施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正式发布。
《若干措施》从六个方面提出了22项支持事项,主要可分为三类:一是授权类,包括广东省主动下放的口岸出入境证件签发、类金融机构设立等省级权限等;二是不涉及授权、省层面可以创造条件给予支持的事项,包括深圳要求探索的开展国有土地使用权到期后续期制度改革等;三是支持深圳先行先试的事项,如开展新型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试点等。
一直以来,广东省高度重视并支持深圳开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高规格召开过全省的相关工作部署推进会,并以“省政府令”形式出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将一批省级行政职权事项调整由广州、深圳市实施的决定》,将117项省级行政职权事项调整由广州、深圳市实施,其中涉及深圳市的事项共103项。
而此次《若干措施》的正式出台,将是深圳获得的又一重磅政策利好。
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到2025年,深圳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到2035年,深圳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典范,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世界领先;到本世纪中叶,深圳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创新,既是深圳过去创造巨大经济奇迹的核心密码,又将是深圳未来打造全球标杆城市的有力支撑。
此次的《若干措施》围绕科技创新环境、制度、人才提出了具体措施,包括支持深圳完善科技创新环境制度,主要从优化创新资源管理、完善引才用才制度方面提出支持措施,如布局更多重点实验室和基础研究平台,切块下达非竞争性科研经费,支持部省市联动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
此外,《若干措施》还提出,委托下放深圳口岸出入境证件签发权限,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出入境管理制度和境外专业人才执业制度等。
曾任职深圳星河产业集团常务副总裁的阎镜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深圳要吸引更多的国际化企业、人才,最需要的是营造一种国际化的制度环境,包括通关制度等。
而在具体的产业领域,《若干措施》提出,支持深圳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其中包括拓展金融平台和数字人民币应用;支持发展数字贸易等。
去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的《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就曾提出,在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深圳下属机构的基础上成立金融科技创新平台。支持开展数字人民币内部封闭试点测试,推动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应用和国际合作。
数字人民币应用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副所长余凌曲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一方面,数字人民币适应经济和金融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是数字金融和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数字人民币相比实物货币及现有网络支付手段,可以提高支付及其他金融业务的便捷性、安全性和防伪水平,从而为数字经济、数字金融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深圳在不久前发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1%。
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
要持续推进创新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若干措施》提出,支持深圳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主要从完善市场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特区立法方面提出支持措施,如支持依法降低商业秘密侵权行为刑事立案门槛,建设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平台。
深圳市原副市长、哈工大(深圳)经管学院教授唐杰曾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深圳应该是全国做得最好的城市之一,从20多年前开始,深圳全社会就逐渐形成产权保护的理念,保障创新者的积极性。
但放在全球视野下,深圳的知识产权保护还有待进一步与国际接轨。香港一位经济观察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有内地公司去海外收购,对方可能会提出,要以一家在香港注册的公司名义去签约,因为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香港的法律更加完善。
今年6月,深圳发布《2021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清单》,其中专门提出“建设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包括建设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深圳分中心,建立海外纠纷案件预警、监控、响应机制,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设立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仲裁中心,在知识产权仲裁员、调解专家互认互通等方面创新粤港澳合作机制等。
此次的《若干措施》还强调,支持制定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试点破除市场准入隐性壁垒。
今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其中就提到,制定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深圳建设中国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