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灏:成长股收敛趋势一旦出现,肯定会走完!|首席对策
时间:2021-07-04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PPI与CPI价差扩至历史高位,上游通过“通胀”表现出来的复苏,是供应链瓶颈以及海外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之下,流动性释放带来的结果。

从国内来看,不应该去奢望流动性会很宽松,或者流动性会明显收紧。而对于下半年A股走势、市场风格和配置方向,券商的观点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分歧,在多数券商认为成长股依旧有机会,应加大对芯片、医疗等行业的配置力度时,本期嘉宾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洪灏认为,下一阶段,市场应该是一个防御性价值板块的轮动,周期性价值板块的强势逐渐见顶,最容易赚到的钱已被赚走,但非周期性价值类股应该会有更多机会,而从成长股来看,价格回归、收敛的趋势还在路上。

中美股齐齐冲高,市场已经无视通胀数据了吗?CPI、PPI的剪刀差、上下游的价差还要持续多久?中美通胀各有什么不同?将如何影响国债收益率的变化?股债同向波动,下半年还会继续吗?黄金可以抄底了吗?周期性股票、非周期性股票、价值股、成长股、下半年走势如何?怎样配置?第一财经《首席对策》专访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洪灏。

洪灏的主要观点:

近期股市冲高是市场集中度和板块轮动体现;

上游通胀无法传导到下游需引起关注;

供给瓶颈在短时间内解决可能性不大;

美国通胀是需求拉动,中国通胀更多是供给收缩导致,债券市场将对通胀数据更加敏感,长端收益率不升反降可能预示经济增速已经放缓;

股债同向波动二季度时候将走向分化,最容易赚的钱已经赚到;

周期性股票强势减弱、成长股目前价格偏高,未回到长期均值;

非周期价值股具备增长机会;

成长股收敛趋势一旦出现,肯定会走完下半年;

避险事件概率高,美国受通胀和换挡双重考验。

股市冲高是市场集中度和板块轮动体现

第一财经:首先我们看到近期的中美股齐齐冲高,难道现在市场已经无视通胀数据了吗?

洪灏:市场的解读是非常简单粗暴的。它认为长端利率下行,那么对于成长板块就比较好,美国那边主要三个股指都创了新高,但是它的权重股都是大型的那几个科技板块,谷歌、微软什么的,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或者说这一种市场的市值的集中度,而且尤其是仅仅集中在同一个板块的这么几个股票里头是从来没有过的。所以他们那边创新高,我觉得并不特别意外,因为这些都是权重股,他们已经占了整个标普指数的1/3左右了,所以他们创了新高。我们这边没有创新高,但是市场有一些板块表现得非常好。但是你也看到其实它的强势在周期和成长防御之间或者说成长和价值之间,他们是交错的,有的时候成长表现的好,有时候价值板块周期板块表现得非常好。

上游通胀无法传导到下游需引起关注

第一财经:您的研报里面也提到了,虽然国内PPI这块一直在往上走,但是我们更应该关注和担忧的是PPI和CPI的剪刀差,能给我们解释一下吗?

洪灏:上下游的价差。我们现在其实它反映的就是说上游和下游的定价能力,或者说下游的通胀的水平,或者说下游通胀变化的速度,反映的是我们终端的需求是否有改善。那么终端的需求自然来自于我们就业的情况,我们的可支配的收入,还有我们的整体消费者的信心指数等等。那么其实这些经济数据的水平是并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终端需求并没有反映我们的上游价格强势。前段时间我们老说定价权定价权,但是我们中国资源消耗的比较多,但是我们的矿产资源并不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还要去进口,所以导致上游的价格往上走,这样的话我们能够做的事情我相信我们都在做,比如说我们放国储,我们进行政策的预期的调控,我们打击期货的炒作的行为等等,那么这些东西边际上它可以控制它上涨的速度,但是它整体的价格水平,它其实还是由国外的供给来决定的。

大宗商品价格分化供给瓶颈在短时间内解决可能性不大

第一财经:剪刀差,您觉得未来还要持续一个多久的时间?

洪灏:说实话,我相信没有人知道这个问题。那么无论是从期货投资者的角度来考虑,或者说我们实业投资者的角度来考虑,其实这么大的上游的价格的上涨,它一定会带动一定的新增的供给的。我相信有很多非必需的工业金属的大宗商品,它的价格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压抑,但是像原油像铜这种它的开采的时间,探矿开采时间周期非常长,所以供给的瓶颈很难想象它在很快的一个很短的时间里头,供给的矛盾它可以解决掉,所以这一类型的大宗商品它可能强势还是会继续。所以我觉得整个大宗商品价格的指数开始分化,那么有一部分必需品涨得非常好,但是有一些供给比较容易解决的,它可能强势开始消退了。

美国通胀是需求拉动中国通胀更多是供给收缩导致

第一财经:能不能给我们来解析一下,现在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现在的所谓的通胀在不在一个位置上,不在同一个周期,通胀周期里面在不在一个位置上,原因可能有没有什么不同,这可能导致的结果是什么样?

洪灏:他们的通胀周期可能要比我们强很多,当然我们中国的通胀是领先的,中国领先大概一个季度到两个季度左右,现在可能就领先一个季度,就是时间差可能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