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是冲刺”。地处上海南部的上海市奉贤区,在“比学赶超,争先进位”活动带动和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今年以来成绩亮眼。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上海奉贤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30.5%,其中区级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2.6%,位列全市第一。良好的营商环境让奉贤每月新增企业数连续3个月夺得第一,成为第一季度长三角27城新增企业数冠军。
新时代,新节点。在注重产城融合、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奉贤抢抓新城建设契机,追求百年老品牌与新地标发展理念的互通。致力于建设创新之城、公园之城、数字之城、消费之城、文化创意之都的奉贤,正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名片。
良好开局上半年业绩亮点频出
6月25日,2021中国国际生态竞争力峰会在江西省赣州市开幕。上海市奉贤区与贵州省铜仁市、安徽省黄山市、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山东省东营市等地一起获得“2021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称号,奉贤成为上海市率先获此殊荣的区域。
这只是奉贤区今年以来亮眼成绩的一个“缩影”。近日发布的《2021年长三角企业动态分析报告Q1版》指出,上海市奉贤区从2021年1月起,每月新增企业数连续3个月位列第一,成为第一季度长三角27城新增企业数的冠军。根据这份报告,2021年1月新增企业数排名中,奉贤以8861家的绝对优势折桂;2月奉贤依然以4156家的绝对优势卫冕;3月奉贤新增企业数过万,依旧是稳坐头把交椅。
事实上,上海市奉贤区今年经济实现开门红。记者获悉,一季度累计完成产值535.3亿元,同比增长51.6%,创同期新高,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29.5%,增速排名郊区第二,完成全年目标的26.8%。
据悉,今年奉贤政府投资和“四个一批”项目共有791个,总投资超2100亿元,其中涉及奉贤新城项目的投资总额已达1200亿元。在3月16日上午举行的2021年政府投资和“四个一批”项目任务部署会议上,奉贤区以“赶考”的状态,“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姿态,早动员、早部署、早启动,全面激活“项目清单”,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交出一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高品质生活答卷。
记者还了解到,2021年奉贤区重大工程安排正式项目59个,计划总投资651.2亿元,年内计划完成工作量142.9亿元。截至5月底,59个正式项目完成工作量近52.7亿元,较全年计划完成工作量占比36.9%;柘林塘二期生态廊道项目开工建设,新华医院奉贤院区、县委旧址扩建、解放东路(金海公路-定康路)、望园路美谷段等计划新开工项目正在抓紧推进前期工作;国妇婴奉贤院区、殡仪馆迁建、金光路初中和小学、奉贤富力万达广场、海泉路(南海公路-日新路)等在建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年内将建成投用或基本建成。
此外,在奉贤重大工程中的S3、G228和奉浦东桥、航塘港南延伸、220千伏输变电泰日改造线、公共消防站等项目现阶段正在加紧实施,涉及本区的动迁腾地等配合任务也在抓紧落实推进中。
对此,奉贤区委书记庄木弟表示,未来奉贤将聚焦新空间、新名片、新超越,补短板、拉长板、锻新板、拆烂板,“围棋式”布局、“动车式”推进,持续优化功能定位,建设“四城一都”,形成特色风貌品位,探索“人民城市、人民性”奉贤指数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奉贤指数,加快建设人性化、人文化、人情味的人民城市,打造百万以上人口的独立综合节点城市。
“四城一都”未来之城成型
创新之城、公园之城、数字之城……十字水街、田字绿廊、一川烟雨、通江达海的上海南郊奉贤正在努力实现跨界、破圈、超越。在4月9日举行的“五个新城”系列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庄木弟表示:“新城建设是奉贤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我们将找准奉贤新城之‘新’,致力于解决城市病,将硬件做软、软件做实,打造‘独立、无边界、遇见未见’的奉贤新城。”
当天会上发布的《奉贤新城“十四五”规划建设行动方案》中,描绘了奉贤新城到“十四五”末的建设发展蓝图:立足“新片区西部门户、南上海城市中心、长三角活力新城”定位,打造成为环杭州湾发展廊道上具有鲜明产业特色和独特生态禀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形成创新之城、公园之城、数字之城、消费之城、文化创意之都的“四城一都”基本框架。
据了解,作为百万人口的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奉贤新城将打造独立的产业生态圈,探索“商务+居住”新模式,在产城融合中实现职住平衡,工作生活“零通勤”“零切换”。庄木弟介绍,奉贤新城将致力于解决城市病,用未来技术倒逼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车、聪明路、未来城,让未来城市的场景随处可见,成为独树一帜的突破口、试点区和新样式。
“每一颗大白兔奶糖都产自奉贤。”6月1日,大白兔全球首店在奉贤新城开业。庄木弟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奉贤正以新城建设为契机,推进“四城一都”建设。同时,着力推动微空间、微基建、微功能建设,以此丰富城市空间布局。此次,“大白兔”添彩奉贤新城,正是企业与城市互动互融、赋能微空间的一种全新模式。奉贤期待越来越多的企业可以从这里出发,共同为打造“人性化、人文化、人情味的人民城市”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