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和创新,是摆在餐饮老字号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要解题,首先思路要正确,同时要有具体的问题和明确的指向,比如老字号到底传承的是什么,创新的又是什么?
吃货大陆创始人洪七公就告诉记者,“老字号企业传承的是技艺、品牌,还是其他?创新的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还是子品牌,抑或新产品?每一个具体因素,需要的条件都不一样。”
另外,洪七公也提出,“具体某个老字号的发展规划,是走大规模连锁提升体量,还是坚持少数店面做‘名店’模式?也是一个关键问题,因为这两种发展方式,需要的条件也大不相同。”
比如要大规模连锁,那么技艺的传承就不能只依靠人,就必须有中央厨房,实现传统技艺的高度标准化。但是如果只想做名店,那就没必要去折腾,师徒传承就够用了。
在洪七公看来,数字化是当下企业经营管理必备基础,不管企业创不创新,数字化都躲不过去,区别只是程度不同,最典型的问题是,企业总不能还只收现钞不接受微信支付宝吧?
“事实上,收银数字化是最浅层的数字化,继续深入还有很多功课要做,比如用户管理、内部协作、进销存供应链管理、门店管理等。可以确定的是,数字化程度越深,效率越高。规模越大,数字化的总效率越高,收益越大。”洪七公告诉记者。
由此,数字化和中央厨房对于老字号也要区别对待,具体分析。对于数字化在经营管理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方面,要与时俱进地学习采纳。而对于中央厨房,则需要根据企业的战略、实力以及发展目标来推进。
当然,对老字号餐饮企业来说,仅仅自身努力可能还不够,还需要政策上给予一定的保护和支持。
北京超市供应企业协会会长、中国商业联合会零供关系行业调解指委会副主任姚文华就告诉记者,“老字号的菜品讲究品质和工艺,真正的老菜不可能靠流水线完成,所以要像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给予和普遍餐饮企业区别性的对待。”
在姚文华看来,老字号是承载一定的文化意义的,但现在老字号与普通餐饮企业一样,是在一个拉平的维度上竞争,这让老字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纯市场化的挟持。必须认识到,老字号同时还是一种文化现象,其中有些还包含了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比如药食同源的理念。”
“比如以前女人坐完月子会去老字号吃一顿,大病初愈的人也会去八大楼喝乌鱼蛋汤,这里面都有一些调补身体的食品,加上菜品的品质有保障,对身体是有一定保护作用的。”
由此,姚文华建议要专门给老字号立法,给予一些特别的政策,加大支持和优惠的力度。“这种中央政策不好要,地方的一些扶持政策其实还是可以给的,比如北京八大楼加起来不也就这几家企业嘛,但如果没有了,北京的老字号也就真的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