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疫情防控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同时,全广州都被一件大事牵动着——高三学生将迎来2021年高考。
与往年不同,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广东对高考考生实行两覆盖,即考生考前14天连续健康状况监测和7天核酸检测全覆盖。广州市各区都要求学校在6月3日前完成三轮核酸检测,有条件的学校实行封闭管理,没条件的可选择居家隔离线上备考。
如何保障这些高考考生的安全?又该如何做好高考后勤保障和考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在高考考生等待奔赴考场的同时,广州社会各界也在同步进行着一场守望相助、同心抗疫的接力。
“王牌”医院出击支援核酸检测
6月3日上午,广州市真光中学封闭在校的623位高考考生做完了最后一轮核酸检测。真光中学的教务处副主任、高三级长杨兵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前学校早已于5月27日、5月31日分别组织考生做过两轮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此前,荔湾区白鹤洞街、中南街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高风险地区。位于白鹤洞街道的真光中学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三轮核酸检测,还要得益于广州强大的医疗队伍。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统一安排,包括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等在内的多家“王牌”医院迅速出击,帮助荔湾区所有高三学生进行了多轮核酸检测。
几个颇为感人的瞬间,至今仍流传于网络之上。5月26日凌晨,为配合荔湾区大规模核酸检测采样,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外派支援护士赶到荔湾区白鹤洞街,顶着大暴雨采样。
5月26日晚10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到紧急任务后,再派出10名医务人员赶赴真光中学、东沙博雅中学等区域开展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疫情一来,招之即上。”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医务科科长林伟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面对疫情,医院急诊科医务人员在1小时之内便组建起了“市红会医院-白鹤洞街社区联合抗疫先锋队”,迅速在荔湾区白鹤洞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24小时驻点医疗服务。
据不完全统计,5月21日-6月1日17时,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共派出74批837人次的医务人员,支援55个核酸检测采样点,累计采样近10万人次。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就是广州“王牌”医院支援核酸检测的一个缩影。正是有了这群人的付出,才足以保障高考考生安心走入考场。
封闭校园里的“逆行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为了保障高考顺利进行,封闭校园里还出现了一群“逆行者”。
杨兵所在的真光中学,除了623位封闭在校的高考考生外,还有163位居家隔离的备考考生。目前,包括校长、班主任在内,所有高三老师都已经在学校时刻陪伴这批即将高考的学生。
“当我们决定封闭校园的时候,一些高考考生的内心都比较焦虑,后面才慢慢恢复到了平时的状态。”杨兵透露,现阶段学生的二轮复习备考已经结束,基本上进入了三轮自主备考阶段,“在校的623位同学整体状态都非常不错。”
真光中学6月3日还专门组织时间播放了考前相关的心理辅导视频,教考生如何避免焦虑。“我们现在班主任的工作量非常大,既要关注在校考生的心理状态,还要时刻跟踪居家隔离考生的状态。”杨兵认为,老师现阶段主要做的就是给考生一种心理安慰,其作用要远大于对知识点的辅导。
在广州市要求学校封闭管理前,广东实验中学的校长全汉炎,就连同学校的两位副校长,带领学校近50位高三老师、70多位后勤工作人员主动自愿留校封闭。
他曾向媒体透露,在学校封闭管理前,所有高三老师都争着回到学校,甚至有的老师所在小区封闭了不能出来,在家着急得不得了,食堂等后勤工作人员也积极主动要求留下。广东实验中学全校高三学子900多人,全部做完三轮核酸检测,结果也都健康正常。
为了避免教室人群聚集,广东省实验中学将原有班级进行拆分,每个班级的人数控制在25人以内,单人单桌,教室开窗通风,并配备了免洗洗手液、额温枪、口罩等物品。
全汉炎表示,校园封闭对高三学生来说冲击并不大,反而更利于学生高考备考。“高一高二同学离校回家上网课后,校园里所有的公共设施都供高三专用,同学们再也不用考虑场地之争,老师们还回学校陪大家备考,答疑辅导时间更充沛了。”
有考生家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广东实验中学学生处副主任、高三级长张任在学校封闭前向所有高三学生表示,“封校的消息突然,甚至有点惶恐,但并不算让人意外,学校所有的高三老师全部返校,做好了在校封闭到高考结束的准备,也做一回逆行者,陪伴大家度过这段特殊时光”。
该考生家长表示,正是有了校园“逆行者”的主动承压,考生家长才不再焦虑。“本打算高考前给孩子打下气,现在只能等孩子凯旋。”
全民保障服务进行时
在校园之外,广州各界也正在进行一场全民保障接力。
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向会员单位发出倡议,以向一线医务人员供餐的形式,为抗疫贡献一份力量。倡议发出后,已有35家餐饮企业积极响应,根据疫情指挥部需求向一线医务人员提供免费餐食。不少活跃在高中校园核酸检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