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与老板对话,记者都会问同样一个问题,“你认为还有哪些没有被问到的重要问题吗?”
企业文化恰恰就是这时严旋自己主动提出来的,他告诉记者,“西方管理学认为,企业文化可以把战略当早餐一样吃掉,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文化,所有的战略都是假的。”
所以,在文都的重塑过程中,他更看重使命,更注重建立公司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
“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及其深层意义比它当下所做的事情还要重要,是文化塑造了战略,而不是战略塑造了文化,并最终激发了组织的创造力。过去很多私营企业一言堂,企业的沟通文化、协同文化、团队精神可能都不存在,单靠企业家一个人的魅力,这会让企业的战略产生很大的不确定性。”严旋表示。
在严旋看来,“如果信息就是力量、就是权力的话,那么,通过信息的透明和分享,提升企业的协同能力,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管理过程中,依靠公开信息更高效地完成工作,减少重复劳动,避免资源和时间上的浪费,就是企业文化要做的事情。”
可以说,文都在从“大”到“强”的进化过程中,企业要做的教研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共享平台,线上线下无缝融合,包括企业整体的数字化转型,本质上要完成的都是信息的分享和协同,这都是企业文化可以串连的内容。
严旋认为,“实现企业战略和文化的高度融合,将为企业带来多重价值。一是可以帮助企业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留下来,让多数人感到愉快舒适,工作有动力,有创造的兴趣和激情。二是有助于企业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一家企业信仰什么,员工信仰什么,大家有哪些共守的底线,都可以在工作中相互印证,并最终聚焦到企业和员工的战略成长上。三是有助于企业进一步明确其对于用户、对于学员所提供的价值,真正做到教人育人,因为在教育领域,必须自己优秀,才能帮助别人。”
的确,教培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行业,企业的文化直接体现在员工(老师)的精神面貌上,老师的精神面貌会直接影响学生,而且企业的这种价值观无形中会影响很多学员的价值选择。对教培行业来说,这是一个价值观传递的完整链条。
而文都所从事的教培行业,面向的恰恰是那些接受了普通高等教育,继续追求上进的年轻人,这些人将来是这个国家的中坚力量。这让使命感、价值观、企业文化这些看似“务虚”的内容更加有了不一般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