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年)
时间:2021-05-31 00:00:00来自:中国经营报字号:T  T

从21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2001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十五”计划是中国新千年第一次置身于全球化背景之下的经济计划。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五”计划的建议提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要全面估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形势,充分体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十五”计划确立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线。其中,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际竞争力增强。2005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3%、51%和36%,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44%、23%和33%。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地区间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

“十五”计划提出,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为年均7%左右,到2005年按2000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万亿元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400元。

此外,“十五”计划还对人口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主要预期目标,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2005年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3亿人以内。

“十五”期间,我国摆脱了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成功战胜非典疫情和重大自然灾害的挑战,有效抑制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积极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变化,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贸易迈上新台阶,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加强。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