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要努力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支撑
时间:2021-05-17 00:00:00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中之重。国企要紧紧围绕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进一步强化创新主体地位,突出提升创新链整体效能、突出强化原始创新能力、突出完善创新资源配置、突出抓好体制机制创新等,努力攻坚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努力打好产品创新的关键基础、努力优化科技创新的关键保障、努力激发创新活力的关键因素,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大力催生发展新动能,努力发挥国有经济的战略支撑作用,打造发展新优势,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贡献积极力量。

 

突出创新链整体效能努力攻坚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

 

创新链整体效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内容。国企要积极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举国体制优势,找准自身发展定位,立足产业发展实际,聚焦产业发展关键技术攻关工作,保持战略定力、积极主动作为,为提升创新链整体效能贡献力量。

 

一是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展技术布局工作。要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自身主业发展,分析研究世界技术发展趋势,判断决策科技发展战略,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工作,把握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航天科技、深地深海等科学前沿技术发展趋势,突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天航空、海洋装备等战略性产业、重点发展产业的科技发展布局工作,迎接世界科技变革,拥抱世界产业革命,提高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水平,积极投身科技强国建设。

 

二是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开展技术布局工作。要紧紧围绕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国家重大工程,瞄准生物技术、空间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谋划科技攻关工作重点,研究制定科研项目方案,推进实施科研项目计划,为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积淀技术,为国家重大工程储备技术,加强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前瞻技术创新布局,打造新兴产业链。统筹规划建设重大科技研发实验平台和创新平台,培育科技专业能力,搭建承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国家重大工程的能力平台。

 

三是围绕价值链中高端开展技术布局工作。要坚持价值导向,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瞄准价值链中高端,在理论创新-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批量生产等环节,布局重点技术,攻克难点技术,发展热点技术,满足产业多元化、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等发展需要,建立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多元主体的协同创新共同体,在为客户创造价值中实现合作共赢和利益最大化,努力壮大自身发展,不断增强国有企业创新力竞争力。

 

四是围绕产业安全开展技术布局工作。要紧紧围绕做好“六稳”、落实“六保”的工作要求,强化产业安全意识,按照“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的思路,布局事关产业安全的关键核心技术,集中智慧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集中力量突破制约产业安全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提升重点产业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化解产业潜在风险,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确保重大产业安全稳定发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突出原始创新能力努力打好产品创新的关键基础

 

原始创新能力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建设重点。国企要成为原始创新的积极推动者和实践者,从起点上强化原始创新能力建设,按照企业自身发展实际和产品发展需求等,加强对接基础应用研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开展原始创新研究和实践,为产品创新打好基础。

 

一是树立原始创新理念。要顺应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国际竞争向基础研究竞争前移、科学探索持续向宏观拓展向微观深入、交叉融合汇聚不断加速的规律和趋势,强化以应用需求为导向的原始创新能力建设,统筹兼顾国家目标导向研究和自由探索研究,加强基础应用研究,开辟新领域、提出新理论、发展新方法,争取重大开创性的原始创新成果,为研发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产品积蓄能量。

 

二是突出原始创新重点。要围绕发展世界先进水平产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和重点突破的原则,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协同开展前沿基础研究,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热点问题,制定重点研发计划,加大原始创新人、财、物投入力度,攻克技术难点、突破技术瓶颈、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形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先发优势,为研发先进产品提供技术支持。

 

三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要注重原始创新,加强基础应用研究,坚持加大企业自主研发投入和争取政府政策支持并重,探索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依托高校、科研机构人才资源和基础资源优势,探索科技开放协作模式,研究设立开放型科学研究基金和开放性科技创新平台,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和水平。

 

四是推动原始创新应用。要积极推动构建产学研用纵深融合发展体系,共建各类研究开发机构和联合实验室,合作促进基础研究、基础应用研究与产业化对接融通,利用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成果,大胆探索基础应用研究成果向产业化转化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