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两会时间”正式开启,5月13日上午,深圳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在深圳会堂开幕。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有力有序推进的背景下,深圳需要做什么?政协委员怎么看?
关键词:提案3879件
深圳市政协主席林洁总结回顾了政协第六届深圳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工作。她指出,在今后五年,深圳市政协将筑牢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坚强阵地,打造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精彩样板,建成广泛凝心聚力增进共识的模范平台,勇创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示范窗口,争做政协组织助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典型范例。
政协常务副主席刘润华向大会作常委会提案工作情况报告。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群众关切,六届市政协广大委员、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共提交提案3879件,立案3337件,立案率86%。其中,委员提案2848件,集体提案489件,已全部办理完毕。
根据议程安排,13日下午举行联组讨论,围绕“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努力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先行示范者”以及“创新思路推动超大型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主题开展讨论。
据了解,深圳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会期4天,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六届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听取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相关报告;听取深圳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人事选举等。还将围绕促进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政治改革,组织大会发言、港澳委员座谈会、界别协商、分组(联组)讨论等会议。会议还将选举出新一届市政协领导班子。
关键词:创新成果产业化
深圳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开幕大会结束后,在深圳会堂北通道举办了第一场“委员通道”集中采访活动。6位市政协委员中,有2位都提到了创新。
研祥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建议,深圳不必再重复规划建设产业转化用地,而是用好现有1500多家国家、省、市平台,大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度,推动快速落地,让深圳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标杆。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建平表示深圳应成为源头创新的策源地。樊建平委员还提到了科研大学建设。他说,深圳在建立新型大学方面拥有自己的优势,可以考虑在科学城里面建设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让研究的成果和人才源源不断的向产业链渗透。
“深圳将打造科技成果产业化最佳地。”4月底召开的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报告对“科技创新”着墨颇多,并提出了这一目标。
深圳经过40年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目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86万家、总量稳居全国第二,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7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据悉,从2018年开始,政府投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资金不低于市级科技研发资金的30%,这一机制在2020年通过特区立法的方式固化下来。2018年、2019年、2020年市财政投入分别为28亿元、48亿元、49.9亿元,分别占市级科技研发资金的30%、37.2%、42.7%,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93%。
建设基础科研大设施、真金白银鼓励成果落地、实行专利快速预审制,为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深圳正全速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