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同中国主席徐华:数字化和信息化赋能"十四五"时期注会行业发展
时间:2021-04-29 00:00:00来自:中证网字号:T  T

中证网讯“十四五”时期,企业的数字化、信息化改革,是其未来能否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的关键。致同中国主席徐华4月29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信息化、数字化的意义不在于简单以信息技术处理数据信息本身,而在于它将进一步开拓和细化审计视野,促进审计技术和方法的革新,甚至重塑和颠覆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工作模式。因此,数字化和信息化将赋能“十四五”时期注会行业发展。

徐华表示,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市场上新业务、新产品、新型交易增多,各行业之间盈利模式和风险点的差别越来越大;企业各种信息数据量巨大,且业务信息、财务信息以数字形式进行归集、应用和管理,即便是传统行业的企业,其生产、经营、管理中的信息化、数字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相比较而言,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方法和审计工具的信息化、数字化程度则较为落后。

“目前的发展形势在倒逼会计师事务所向数字化转型。”徐华表示,一方面,人口红利消失,人力成本不断上升;另一方面,人工和通过信息化技术完成的工作在效率和精准度方面的差异日益明显,加之客户与市场信息化水平的提升,都要求事务所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一个更值得留意的变数和压力是,随着市场形势的不断变化,未来竞争将不仅来自行业内,还可能来自行业外,市场最终在哪方之间博弈都难以判断。

徐华说,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专业优势是通过自身专业经验,在一定数据的基础上做出专业判断。传统审计只有与信息化更好地结合,实现数字化转型,注会行业的专业优势才能得到保持。因此,信息化改革势在必行,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充分意识到信息化改革的必要性,积极主动变革,加大投入,才能适应加速到来的数字世界和瞬息多变的市场环境。

徐华建议,对于事务所而言,既要切实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加大投入,也要看到这种投入和产出的效果是长期性的。“事务所的数字化转型,需要在理念上有一种投资的观念,只有长期的投资,才能够形成长期的积淀和长期的实力,才能对事务所的持续、健康、长远发展,起到鼎力支持作用。”

展望未来,徐华认为,会计师事务所将不仅仅是一家专业机构,更是数据公司,可以通过数据发掘、分析、处理等,获得更多发展机遇。“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行业要思变,才能够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徐华表示。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