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国务院批复同意支持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0周年。证券时报记者从3月30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10年来,上海张江示范区已成为上海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的核心承载区,集聚了330家国家级研发机构,包括14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截至2020年底,上海张江示范区有32家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占全国的1/7。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在发布会上透露,张江已成为上海创新产业最集聚的区域,推动了约10万家科技企业、9000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这里集聚发展。以三大先导产业为例,集成电路领域已经成为国内产业链最完备、综合技术水平最先进、自主创新能力最强的产业基地,2020年产销规模达到1800亿元,占全国1/5;生物医药领域研发创新能力领跑全国,2014年以来,全国共批准99个创新医疗器械,有18个来自张江,2019年,诞生了全国1/3的I类创新药,2020年,全国批准上市的8个抗体药物中有5个来自张江;人工智能领域高水平科研平台加快布局,集聚了240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占上海的比重70%。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张江示范区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年均增长21%,生物医药领域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3%,贡献了上海两个产业增量的98%,换言之,“十三五”期间上海生物医药和集成电路产业增长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在张江示范区。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陈鸣波表示,张江示范区还一直是上海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最重要的“试验田“,国家相关部委先后赋予张江示范区10项比较重要的先行先试政策,上海出台了相应配套政策,这些政策都已落地实施,很多已在全国推广,”国务院向全国复制推广的试验区改革政策,有1/5是'上海经验'。“
比如,创新企业比较关注的税收制度层面,张江示范区率先实施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技术转让所得税减免、创业投资企业税收抵扣等创新政策,有效降低了企业研发成本。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为例,每年为上海企业特别是创新中小微企业减免税减免税超过300亿元。
未来,上海张江示范区将以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引领,在“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中打头阵,涌现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原创成果;以国家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契机,做改革先锋,形成一批支持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新机制、新举措、新成果。
“张江示范区要着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打好攻坚战,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出一批自主可控、国际领先的高端产品,形成一批国际标准。”吴清说。
上海市科委主任张全透露,未来,上海将加快推进国家实验室、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集聚和培育一批高能级的新型研发机构,持续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深入实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领域“上海方案”,同时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重点支持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以及脑科学、量子科技、新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基础研究。“张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