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世界经济论坛与普华永道中国合作发布《ESG报告:助力中国腾飞聚势共赢》白皮书。白皮书显示,随着监管机构、交易所、投资者和企业领导人的活动激增,中国的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报告正处于拐点。经历了投资者对ESG报告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香港证券交易所对ESG报告提出要求的几年之后,中国的上市公司越来越熟悉ESG报告的挑战和收益。中国的ESG报告正处于一个跨越式发展时刻。
白皮书介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最有活力的经济体之一,而中国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为了以环境友好型、对社会负责任的方式促进中国和世界繁荣,中国企业必须发挥领导作用。对企业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指标进行高质量报告有助于引导资本流向,帮助监管者及时决策,也能帮助客户做出科学的供应链管理决策,从而促进可持续增长。
普华永道亚太及中国主席赵柏基表示:“中国的目标是在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并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此,将需要企业逐步向低碳商业模式转型。高质量的ESG报告能使排放数据可见、可比、可问责,这些是实现转型的关键要素。在寻找新的解决方案以应对气候变化及其他环境挑战的过程中,ESG的测量和报告将有助于发挥出创新技术、创业精神和资本市场的融合作用。”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召开的研讨会以及对ESG从业人员和中国商业领袖的采访,白皮书揭示了有关中国企业ESG工作的六大关键见解,并确定了监管者、投资者和决策者是推动中国企业ESG报告质量和数量不断提高的主要驱动力。
这六大关键见解包括:1.企业若要对ESG事项进行有效的报告和管理,企业董事会层面的支持必不可少。2.高增长企业必须摆脱对眼前收益的追逐,转而实施目标明确的战略,要考虑广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投资者正日益推动这项进程的发展。3.与传统的企业社会责任(CSR)相比,将ESG因素整合到业务战略制定以及ESG风险及机会的管理之中为投资者提供了更有意义的信息。4.成功的企业在开展ESG工作时,都通过实质性评估,重点关注那些和业务经营最相关的问题。5.中国企业在改善ESG报告的过程中,经常遇到ESG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业务部门和供应链也往往缺乏ESG知识。6.供应链面临越来越多的要求(尤其是来自全球品牌的要求),日益需要注重和披露可持续发展实践。
世界经济论坛中华区首席代表艾德维(DavidAikman)表示:“中国企业在环境、社会和治理衡量和报告方面正接近一个‘飞跃’时刻。强有力的ESG实践可以为更具弹性的企业铺平道路,为可持续的产品和服务开辟全新的市场,并帮助中国企业吸引新的资本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