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鸣:稳步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 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时间:2020-10-22 00:00:00来自:新浪财经字号:T  T

10月22日消息,在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金融市场开放与资管竞合变局”平行论坛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表示,中国金融体系国际化程度较低,国际业务占比不高,人民币地位严重滞后于经济大国地位,对非人民币支付清算依赖还比较高,参与国际金融治理的能力还不强,“十四五”时期,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将朝着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推进,通过促进人民币国际化、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等举措,来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同时,将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控金融先,确保国家金融安全。

以下为发言原文:

尊敬的谷澍行长、廖副行长,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感谢主办方的邀请,我因有公务不能莅临现场与大家面对面交流,向大家表示歉意,借此机会我就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推动中国金融扩大开放谈一些初步认识。

当前,全球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即将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国内发展阶段性转化,中国在“十四五”时期将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中国根据当前的发展阶段、环境和条件变化提出来的,也是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国要构建的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在畅通国内循环的同时,更要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国内规则、规制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连接起来,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为世界经济复苏增添动力。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国民经济循环的血液,金融对外开放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按照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的原则,中国的金融开放加快推进,在金融机构开放方面,放宽外资准入和业务范围,强调在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2019年7月,中国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关于进一步金融扩大对外开放》的有关数据,推出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对内外资按照同等条件核准金融牌照,大幅扩大各类外资金融机构业务范围,银行、证券、基金管理、期货、寿险等领域外资股比限制已完全取消,企业征信、信用评级、支付等领域给予外资国民待遇,目前金融业准入负面清单已经清零,积极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中国A股先后被纳入MCI指数(音)、标普道琼斯指数等,中国债券市场已纳入蓬勃全球综合指数、摩根大同旗舰指数,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相继推出,成为外资持有我国境内股票或债权的主渠道,全面取消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投资额度限制,截止2020年上半年末,境外几内和个人持有人民币资产已达到7.2万亿元。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以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导向,稳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2020年上半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12.7万亿元,同比增长了36.7%,占本外币跨境收付比重45%,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人民币已经成为第六大国际支付货币、第五大国际储备货币,人民币储备功能进一步显示,2020年二季度,人民币占国际外汇储备份额已经超过2%,比2016年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时增长了将近1倍。

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中国金融体系国际化程度较低,国际业务占比不高,人民币地位严重滞后于经济大国地位,对非人民币支付清算依赖还比较高,参与国际金融治理的能力还不强,“十四五”时期,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将朝着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推进,通过促进人民币国际化、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等举措,来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同时,将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控金融先,确保国家金融安全。

第一,稳步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中国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将进一步推动贸易合投资规模扩大,方式也将更加多元化,这会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内在需求,企业在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中使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中的影响力,我们将继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基础设施和制度体系建设,推进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建设,扩大参与国数量和使用范围,完善相关会计准则、评级制度、税收政策,同时将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融资、境外消费中的使用,逐步增加人民币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比重,我们还将提升人民币离岸和在岸市场发展水平,加快在上海、深圳、重庆、海南建设人民币国际市场,巩固香港国际离岸中心地位,进一步发展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的互动。

第二,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中国的国际收支正在出现双顺差下降的结构性变化,经常账户顺差占GDP比重已由2018年的1.55%下降到2019年的0.97%,预计未来一段时期经常账户顺差占GDP比重可能在1%的区间小幅波动,甚至可能出现阶段性小浮逆差,持续大规模顺差格局难以再现。与此同时,我国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占GDP比重已由2018年的1.1%,下降到2019年的0.39%。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将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