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新冠疫苗有关情况】
今天(10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新冠疫苗研发有关情况。
科技部介绍,目前我国已有13个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其中,灭活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两种技术路线共4个疫苗进入了Ⅲ期临床试验,共计接种了约6万名受试者,未收到严重不良反应的报告。虽然目前新冠病毒存在变异,但是属于正常范围,没有对疫苗研发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国家药监局表示,一旦临床实验获取足够数据,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基础,质量符合要求,申请人就可以提交疫苗上市申请。药监局将依法依规,特事特办,第一时间完成疫苗的审批,保证供应。
国家卫生健康委介绍,预计到今年年底,我国新冠疫苗的年产能可达6.1亿剂。
外交部介绍,中国已经加入了由世卫组织、全球疫苗免疫联盟共同发起的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中国的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之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优先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央视网)
【“十三五”新增减税降费累计将达约7.6万亿元】
国家税务总局今天(10月20日)公布,“十三五”期间,新增减税降费累计将达7.6万亿元左右,其中,今年预计超过2.5万亿元。减税降费政策效应正逐步显现。2016年至2019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企业累计达84.3万户次,累计申报研发投入5.2万亿元。(央视网)
【央企第三季度收入实现正增长】
今天(10月20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资委介绍,中央企业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速1.5%,实现正增长。其中9月央企实现净利润2046.3亿元,月度净利润已连续3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央视网)
【自然资源部通报新增乱占耕地建房典型案例】
自然资源部今天(10月20日)通报近期发生的35个乱占耕地建房典型案例,涉及安徽、福建、江西等16个省及自治区,均为7月3日以来各地新增乱占耕地建房行为。(央视网)
【五部门实施“康养职业技能培训计划”】
今天(10月20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组织实施“康养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从2020年至2022年,培养培训各类康养服务人员500万人次以上,并在全国建成10个以上国家级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央视网)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地表水空气质量同比改善】
生态环境部今天(10月20日)通报,1—9月份全国1940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81.2%,同比上升6.2个百分点。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7.2%,同比上升5.7个百分点。(央视网)
【北京冬残奥会倒计时500天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今天(10月20日),距离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还有500天,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全面进入测试就绪阶段。第二版北京冬残奥会每日竞赛日程已确定,正积极推进体育报名、资格审查和国内技术官员培训工作。(央视网)
【多国人士称中国经济复苏为全球经济注入信心】
多国人士表示,中国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复苏快于预期,这不仅折射出中国抗击疫情的积极成果,也将给正在缓慢重启的全球经济注入信心和动力。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近日刊发渣打银行首席执行官温拓思评价中国经济复苏的报道。报道说,中国应对疫情的措施犹如“神奇配方”,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以惊人速度恢复增长。
多国人士表示,中国正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与世界共享自身发展的潜力和机遇。中国经济将成为全球经济的积极推动力。(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