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今天上午,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据海关统计,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3.1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7%;其中,出口12.71万亿元,增长1.8%;进口10.41万亿元,下降0.6%,累计进出口总值年内首次实现同比正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季度,我国进出口8.88万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出口5万亿元,增长10.2%;进口3.88万亿元,增长4.3%,进出口总值、出口总值、进口总值均创下季度历史新高。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表示,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整体表现好于预期,进出口逐季回稳向好。
前三季度出口展现较强韧性。“我国出口从4月份开始,连续6个月正增长。前三季度累计增长1.8%,表现超出市场普遍预期。”李魁文表示,出口增长主要有三方面因素支撑。一是防疫物资拉动出口增长2.2个百分点,部分企业抓住疫情发生后防疫物资海外需求增长较快的商机,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方向,出口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医疗器械、药品合计1.04万亿元,增长36.5%。二是“宅经济”商品拉动出口增长1.1个百分点。我国消费类电子产品产业链、供应链优势明显,合计出口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家电等“宅经济”商品8808亿元,增长17.8%。三是国内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出口订单的增加。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生产端率先恢复,有效弥补了全球因疫情冲击造成的供给缺口,部分企业出口订单增加,也支撑我们出口持续增长。
进口需求稳中向好,则支撑了进口值的回升。李魁文表示,我国在全球率先复工复产,不断巩固扩大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的成果,国内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也带动了进口回暖。据海关统计,三季度,我国进口3.88万亿元,同比增长4.3%;前三季度我国机电产品进口值增长3.9%,其中电子元件、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进口分别增长14.9%、11.6%,大宗商品如原油、铁矿砂、铝矿砂进口量分别增加12.7%、10.8%和12.7%。
我国进出口国际市场份额也在稳步提升。根据WTO公布的月度主要经济体货物贸易数据测算,1至7月份,我国进出口国际市场份额为12.6%,其中出口份额为13.8%,进口份额为11.3%,同比分别提升1、1.1和0.8个百分点。进出口、出口、进口国际市场份额均创历史新高。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依然受阻,经济全球化也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上升,不确定不稳定性也明显增多,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形势比较复杂严峻。”李魁文表示,同时也应看到,中国外贸发展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外贸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和外贸进出口企稳向好势头将继续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