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疫情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吸引力依然逆势而上。9月25日,英国智库Z/Yen集团发布的第2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显示,上海超过东京,首次跻身全球金融中心前三,这表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正越来越获得全球经济金融界的认可。
一批国际化金融人才脱颖而出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具体考察的营商环境、人力资源、基础设施、金融发展水平、国际声誉等方面,上海在最近四期报告中均进入前十。以人力资源为例,上海已拥有了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专业金融人才。
就在第2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发布当天,被誉为上海金融界年度“奥斯卡”的“沪上金融家”评选结果揭晓,24位上海金融英才脱颖而出,分别获得“2020沪上金融家”“2020沪上金融行业领军人物”“2020沪上金融行业创新人物”三大奖项。记者获悉,该届人选具有“全行业、国际化、专业化”特征,反映出上海对全球“塔尖”人才的吸引力与日俱增。
光大银行首席业务总监、上海分行行长马宁是“2020沪上金融行业领军人物”获得者之一,他表示,作为领军人物至少要具备敏锐的思维,宽阔的视野和果断的行动力,才可以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沪上金融家”评选已连续第十年举办,表彰和鼓励了近两百位对上海金融业发展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做出突出贡献、起到领军人物、引领金融创新的人才。“10年来获奖的沪上金融家,都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最核心的资源和财富。”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说。
未来,上海还将进一步优化金融发展软环境,以更加开放的视野集聚全球金融精英,吸纳一批站在行业前沿、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金融人才,构筑金融人才高峰。
金融科技成为金融中心建设最新抓手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对银行、投资管理、保险、专业服务、金融监管、金融科技等细分领域的考察,上海在最近四期报告中更是基本进入前五。其中,金融科技排名方面,上海连续四期排名前三,意味着上海正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契机,把金融科技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最新抓手。
目前,上海正在举行全球性金融科技峰会——外滩大会,全面展示上海在金融科技关键技术、金融科技应用场景、金融科技产业集聚等方面的成果,进一步提升上海在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引领性和号召力。
“2020沪上金融家”获得者——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陈其昌表示,金融科技发展到现在,已不仅仅是一个工具了,而是金融的组成部分,大数据、AI、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催生了很多领域和行业,甚至重新定义了金融服务。
“银行和科技的相互拥抱已有10年以上的历史了,从一开始的抗拒、怀疑到现在紧密合作,银行已经确认了自己的方向。”“2020沪上金融家”另一名获得者——渣打中国行长、副董事长张晓蕾说,“希望传统银行业可以变得更加轻盈,不仅要形成科技模式,而且自身也要成为一家科技公司,为客户量身定制科技需求。”
将进一步打造金融开放的枢纽门户
2020年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基本建成之年。后2020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将围绕强化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开放枢纽门户四大功能,进一步打造金融开放的枢纽门户,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进一步加强金融生态建设,朝着具有更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金融中心迈进。
在“2020沪上金融家”评选颁奖仪式上,交通银行行长刘珺表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魂一定是开放的,更高水平的开放;血液一定是人民币,围绕着人民币以及人民币的可兑换和国际化展开。
“有人问我,我们能不能发展美元清算中心、美元交易中心,因为有欧洲美元和亚洲美元的概念,我说这种概率并不是特别大。”刘珺表示,“即便可以吸引更多美元到上海,但真正决定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成败的一定是人民币,只有人民币能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真正的血液,只有建成全球最核心的人民币定价和交易中心,上海才可以与其他的国际金融中心并驾齐驱,一起屹立在国际金融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