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进一步扩容加快形成发展新格局】
在今天(9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介绍,这次北京、湖南、安徽、浙江4个新设自贸试验区或者扩区,会实现京津冀的全覆盖,有利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同时,实现了长三角全覆盖,有利于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并且进一步叠加了中部崛起等国家发展战略。
王受文介绍,4个新设自贸试验区或者扩区,明确了各有侧重的改革试点任务,有利于进一步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打造各具特色的改革开放新高地,有利于进一步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央视网)
【全国建制村实现直接通邮】
今天(9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介绍了邮政快递行业助力脱贫攻坚的情况。数据显示,目前农村100%的乡镇已建有邮政局所,100%的建制村实现了直接通邮,97%的乡镇有了快递网点。
2019年,农村地区收投快件超过150亿件,今年1—8月达到200亿件。农村地区快递处理量增速比城市高10个百分点以上。国家邮政局积极推广“寄递+农村电商+农特产品+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央视网)
【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500天系列活动举行】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倒计时500天之际,北京冬奥组委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宣传北京冬奥,推广冰雪运动。
昨晚(9月20日),一场冬奥会开幕倒计时500天长城文化活动在长城脚下精彩呈现。
由北京冬奥组委、中央文明办等七部门共同举办的“双奥之城志愿有我”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论坛今天在北京举行,论坛上还发布了《广泛开展迎冬奥志愿服务活动倡议书》。倡议广大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宗旨,在全社会营造迎冬奥、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氛围。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海报征集工作也在今天正式启动。
目前,北京冬奥会组织筹办工作全面进入测试就绪阶段,场馆建设有序推进。这两天,位于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启动制冰,预计到本月底完成制冰。
到今年年底,北京冬奥会的所有竞赛场馆将完成施工任务,到明年6月左右,所有场馆建设完成。(央视网)
【我国成功发射海洋二号C卫星】
今天(9月21日)13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海洋二号C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海洋二号C卫星是我国第三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也是空间基础设施海洋动力探测系列的第二颗业务星,将与2018年10月发射的海洋二号B卫星及后续规划发射的海洋二号D卫星组网运行,共同构成我国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实现对全球海面高度、有效波高、海面风场、海面温度的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观测,有效服务我国自然资源调查监管。(央视网)
【国务院安委办启动第四轮危化品指导服务】
近日,国务院安委办启动第四轮危险化学品重点区县专家指导服务。服务将注重提升地方安全监管水平和企业安全管理自主能力,推动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重点工作落实。首批专家将赴北京房山区、天津滨海新区等10个重点区县开展工作。(央视网)
【财政部在香港顺利发行50亿元人民币国债】
今天(9月21日),财政部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顺利发行50亿元人民币国债。此次发行是对7月份2年期和5年期国债的增发。其中,2年期35亿元、5年期15亿元,中标价格分别为99.39元、98.22元,收益率分别为2.44%、2.59%。(央视网)
【国家电网9项举措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获得电力”是衡量营商环境水平的重要指标。国家电网近日出台办电更省时、更省心、更省钱等9项举措,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到2022年底前,低压小微企业办电时间减至15个工作日内,较原先压缩40%以上,并实现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预计可累计为企业节省投资超过1000亿元。(央视网)
【天问一号探测器完成第二次轨道中途修正】
9月20日23时,天问一号探测器4台120牛发动机同时点火工作20秒,顺利完成第二次轨道中途修正,并在轨验证了120牛发动机的实际性能。
截至目前,天问一号已在轨飞行60天,距离地球约1900万公里,飞行路程约1.6亿公里,探测器各系统状态良好。(央视网)
【天津滨海新区首条地铁控制性工程贯通】
天津滨海新区首条地铁控制性工程——欣嘉园站隧道今天(9月21日)顺利贯通,这条地铁全长31.6公里,连接滨海西站等交通枢纽,建成后对加速形成京津冀核心区一小时交通圈发挥重要作用。(央视网)
【第八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开幕】
第八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今起(9月21日)举行,本届科博会以“科技创新·开放合作”为主题,开展线上展览推介和线下高端论坛活动,来自全国的2000多家重点企业、金融机构等参与其中。本次大会将持续至9月25日。(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