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8月经济运行稳定复苏主要指标继续回升】
在国务院新闻办今天(9月15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公布了8月份我国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经济克服了疫情和汛情的不利影响,生产需求继续回升,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发展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
8月份,生产、消费、投资、出口等主要指标都呈现出积极变化。
从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看,消费和投资继续好转。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5%,今年以来首次转正,线上消费较快增长的同时,线下消费快速恢复,通讯器材、化妆品、汽车等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
随着各地区各部门投资力度加大,前8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降幅比1—7月份收窄了1.3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和社会领域投资增速继续加快。
工业和服务业加快恢复,当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7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前8月累计增速实现了年内首次转正。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速较快,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等产量持续增加。生产回升和消费回暖,带动8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比上月加快了0.5个百分点。
就业、物价等民生指标总体稳定。8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6%,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1—8月份城镇新增就业78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6.8%。从价格情况来看,保价稳供的成效继续显现,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保持温和上涨态势。(央视网)
【“一箭九星”长征十一号海上发射成功】
今天(9月15日)9时23分,我国在黄海海域用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采取“一箭九星”方式将“吉林一号”高分03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经过约10多分钟飞行,火箭成功将包括央视频号卫星在内的9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卫星入轨后,将与此前发射的“吉林一号”卫星组网,具备分辨率达米级的对地观测能力。
今天的海射是长征十一号的第十次发射,也是首次海上应用性发射。
相比于陆地发射,海上的发射环境更加复杂。本次海射,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实现了火箭总装、测试、发射一体化,打破了以往火箭生产与发射场分离的格局,火箭在港口完成总装测试后,采用有动力海上发射平台到达预定海域实施发射,大幅提高了发射效率,为未来海上发射常态化奠定了基础。
长征十一号是我国长征火箭中唯一一型采用固体燃料作为推进剂的火箭,全长近21米,直径2米,是长征火箭家族中的“小个子”,也正是这样的身材,让它具备了灵活快捷、适应性强、发射周期短等特点。(央视网)
【1—8月我国期货市场交易规模扩大】
中国期货业协会今天(9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8月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36.41亿手,累计成交额为256.86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2.85%和37.1%。其中白银、菜籽油、铁矿石等期货品种交易活跃。(央视网)
【8月份民航发展继续呈现回升态势】
民航局今天(9月15日)发布,8月份,民航完成运输总周转量较上月回升4.7个百分点;民航国内客运已恢复至同期的八成以上,创今年以来月度国内旅客运输规模的最高值;民航完成货邮运输量已恢复到去年同期的86.7%。(央视网)
【全国新增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1300万人】
农业农村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新增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1300多万人,直播直销等新业态创业成为亮点。近5年来,各地累计培训返乡创业创新农民工1800万人次。(央视网)
【2020线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今天开幕】
2020线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今天(9月15日)在重庆开幕,本届智博会首次以线上展示和海外设立分会场的方式举行,海内外551家企业参加,致力于打造“虚实结合、智能体验、内外联动”的线上展会。(央视网)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今天开幕】
主题为“智能、互联——赋能产业新发展”的第22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今天(9月15日)在上海开幕。展区涵盖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先进制造装备、智能绿色制造等,全面展示了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潮流与趋势。(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