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源聚焦上海发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 上海银保监局印发这份
时间:2020-09-10 00:00:00来自:证券时报字号:T  T

9月10日,证券时报记者获悉,上海银保监局近日印发《关于推动上海银行业和保险业差异化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具体来看,该《实施意见》共分为七部分。一是要求上海银行业和保险业直面当前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带来的各项风险挑战,坚持差异化转型和服务高质量发展。二是针对不同类型和规模的银行保险机构明确主要功能定位,持续完善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保险机构体系。三是聚焦上海“三大任务”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四是在信贷管理、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等方面优化转型发展工作机制,改进丰富业务发展方式。五是精准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包括防范影子银行风险再起、加强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加强合规管理与案件风险防控等。六是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严格规范股东股权管理,加强“三会一层”建设。七是加强金融监管和廉洁金融建设,严格依法依规监管、推进扩大对外开放、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全面推进清廉金融建设。

上海银保监局副局长刘琦介绍,该《实施意见》是上海银保监局结合上海实际,除了对银保监会意见的精神要求进行细化外,主要有两方面特色:其一是在金融服务方面更加聚焦上海的重点发展领域。“金融资源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紧密结合。”刘琦称,为此,《实施意见》结合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进一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临港新片区建设等。第二方面是强调了市场主体的工作机制建设。他介绍,该《实施意见》从信贷管理、科技金融、普惠金融、交易银行、投资银行、金融科技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完善相应工作机制的具体要求。

围绕《实施意见》,上海银行业、保险业积极参与其中,围绕国家战略落地,推进差异化转型高质量发展。

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付捷向记者介绍,围绕更好支持上海自贸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今年3月份,工商银行在上海设立了“跨境业务中心、金融市场交易中心、金融创新中心”三个总行级中心,运行半年时间,成效显著。

据他介绍,跨境业务中心探索“在岸-跨境-离岸”相结合的跨境金融服务模式,目前已经联动20多家境外机构、近10家境内分行,为60家企业提供融资和综合金融服务。比如,中心充分利用自贸区政策优势,迅速响应德国大众100亿欧元境外备用银团紧急提款需求,实现了首单“传统账户和自由贸易账户”双账户体系提款。金融市场交易中心今年以来面向上海地区大型国有企业、跨国公司总部、进出口头部企业和优质中小企业,提供了各类汇率交易和套期保值工具,累计交易量超过40亿美元。金融创新中心到8月末,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净增了29亿元,特别是“卡脖子”领域,为华力、依图等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科创企业发放贷款7.4亿元。

立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定位,在上海银保监会指导下,上海银行同业公会、保险同业公会充分发挥平台和桥梁作用。

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秘书长赵海告诉记者,在小微金融服务上,该公会于2019年12月组织上海地区银行业机构积极开展“百行进万企”融资对接工作。截至今年8月末,上海地区共有83家银行参与融资对接工作,已授信企业超过2万户,授信金额1120亿元,贷款余额626亿元,其中纯信用类贷款余额达174亿元。在金融创新平台上,不断优化“银税互动”机制的“上海模式”,目前已有61家银行加入上海银税互动信息服务平台(参与银行的小微贷款余额占上海银行业总量的95%以上)。“截至2020年8月末,银税平台注册企业9万余家,授信企业2万余家,授信总额度172亿、贷款发放累计额80亿元,银税交互数据103万多条”;赵海介绍,后续还将进一步扩大共享数据项至162项,大大提升银行贷后管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开发银税平台移动端;提升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