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在北京拉开帷幕。
这也是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在线下举办的第一场重大国际经贸活动,也是比肩广交会、进博会,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大平台。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当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发表致辞时就服务业开放合作提出三点倡议:共同营造开放包容的合作环境,共同激活创新引领的合作动能,共同开创互利共赢的合作局面。
习近平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建立健全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开放平台建设,继续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主动扩大优质服务进口。
习近平强调,中国将拓展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发展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要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共同致力于消除“数字鸿沟”,助推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
习近平表示,中国将支持北京打造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加大先行先试力度,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设立以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开放平台,带动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
继续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
习近平指出,世界经济开放则兴,封闭则衰。服务业因其独特的轻资产、软要素等特点,更加需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的行业发展生态,更加需要各国努力减少制约要素流动的“边境上”和“边境后”壁垒,推动跨境互联互通。
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仲泽宇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指出,近年来中国持续扩大服务贸易对外开放,服务贸易创新试点已增至28个,并设立多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正在制定中的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正是从制度上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
仲泽宇表示,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未来发展空间较大。2019年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53.9%,而全球平均水平为68%,欧美等发达国家则多数在80%以上。在当前背景下,服务业也是解决民生就业、落实“六稳”、“六保”的重要着力点。
另一方面,仲泽宇认为,中国服务业的高水平发展需要一个开放的环境。“服务业的标准化流程、商业模式、经验都是在对外开放合作中共同形成的,只有在开放的环境下参与全球分工与竞争,才能提升效率和国际竞争力。”
他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服贸企业参与全球竞争仍显不足,“比如银行等金融体系、电商等科技类公司,其收入大都来自于国内业务,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服贸企业海外收入占比要大得多,相比之下,我们存在差距。”
仲泽宇认为,中国的开放此前以货物贸易为重心,近年来正加速向服务贸易倾斜,这一方面是因为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另一方面是因为,货物领域全球正面临着生产过剩的问题,而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则更多地开始出现在服务领域,比如医疗、教育、旅游等。
值得注意的是,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
仲泽宇指出,截至去年,中国的服务贸易总额已连续6年居世界第二位。中国此时宣布扩大服务业开放,这为全球经贸注入了活力与动力,提振了信心,也表明了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的决心,是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切身践行。
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9月3日表示,过去15年中国服务出口年均增长9%,高于同期全球服务出口平均增速2.9个百分点。在进口方面,过去15年中国服务进口累计4.5万亿美元,对全球服务进口增长的贡献达到了12.9%,累计拉动全球服务进口增长10.4个百分点。
发展服贸新业态新模式
习近平指出,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带动了数字技术强势崛起,促进了产业深度融合,引领了服务经济蓬勃发展。这次疫情全球大流行期间,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共享平台、协同办公、跨境电商等服务广泛应用,对促进各国经济稳定、推动国际抗疫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倡议,要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共同致力于消除“数字鸿沟”,助推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
习近平强调,中国将拓展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发展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加快数字领域国际合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积极促进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蓬勃发展,推动世界经济不断焕发生机活力。
仲泽宇指出,此次疫情加速了服务贸易的分化,新旧业态堪称“冰火两重天”:一方面,在人流物流不畅、国际经贸活动大幅下降的情况下,疫情对传统的服务贸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服贸新经济、新业态出现了逆势爆发性增长。
他举例称,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球旅游业的出口收入损失达到3200亿美元,是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三倍,超过1.2亿个就业机会面临风险;2020年全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