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侨乡优势汕头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汕头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依托侨乡优势,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昔日的沿海小城发展成为现代化的滨海新城。党的十八大以来,汕头继续深化改革,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汕头经济特区在最初建立时,仅有龙湖区的1.6平方公里。经过数次扩容,汕头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面积2199平方公里。汕头的地区生产总值2019年已是特区建立之初的近百倍。这得益于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对土地实行“五统一”管理、开创政府机关审批承诺制,这都是特区探索出来的改革措施。现在,在汕头政务中心,一天之内办结的事项已有近400项。同时,市一级的300多项经济发展权限下放县区。在汕头龙湖区,招商、立项等一系列手续不出园就能够办完。去年12月至今不到一年的时间,这里就有11家企业从招商到拿地,走完了所有手续。
汕头是侨乡,2014年,汕头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以“华侨”为核心概念的国家级发展战略平台。一年后,首个以“华侨”为主题的股权交易板块在试验区挂牌,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今年6月,广东省出台支持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区域人才发展高地等8个方面支持汕头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央视网)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进一步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工作方案》】
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进一步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到2020年9月底前,各地要实现辖区内三级综合医院、传染病专科医院、各级疾控机构以及县域内至少一家县级医院具备核酸采样和检测能力。到2020年底前,所有二级综合医院具备核酸采样和检测能力。合理布局分区域机动核酸检测力量,具备在发生局部聚集性疫情时较短时间内完成人群核酸检测的能力。
《方案》从五个方面作出安排,一是提高日常核酸检测能力;二是建设机动核酸检测力量;三是建立片区机动支援制度;四是加强检测人员队伍建设;五是建立核酸检测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央视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9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将于2020年9月1日起施行。相比现有的资源税暂行条例,资源税法对税目进行了统一规范,调整了具体税率确定权限,规范了减免税政策,并实行鼓励与约束“双向驱动”,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走绿色发展、安全生产之路。(央视网)
【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今天(8月31日)公布,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较上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但已连续6个月运行在50%以上。分行业看,21个制造业行业大类中有15个行业采购经理指数位于50%以上,经济恢复性增长势头进一步增强。(央视网)
【《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办法》发布】
商务部今天(8月31日)公布《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办法》,这是与《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相配套的一部重要规章。与以往相比,该《办法》投诉事项范围更加全面、投诉工作机制更加健全、投诉工作规则更加清晰、权益保护制度更加有力。《办法》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央视网)
【农发行1—7月扶贫贷款累计投放超过3000亿元】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7月累计投放扶贫贷款3235.12亿元,超额完成全年2800亿元目标任务。扶贫贷款主要用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定点扶贫、产业扶贫、专项扶贫等一系列重大目标项目。(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