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税务部门近期针对高校毕业生、创业人群、退役士兵、残疾人等各类群体,集中整理了19项涉及多个税种的优惠扶持政策,发布了支持稳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指引,为后疫情防控时期的就业创业提供了有力税收保障。
上海地铁运营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是上海市首批取得政府各类人力资源(人才)服务资质以及行政许可的人才服务企业,截至今年7月,该企业为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贫困建档人员等重点群体提供就业岗位,已享受到税费扣减33万余元。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为助力疫情常态化防控、落实好保就业、稳就业任务,上海已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登记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残疾人、退役士兵、军转干部和随军家属等群体制定了吸纳就业政策,在国家规定标准的幅度内,按最高限额明确了减免税标准,并简化政策操作流程。
“比如,对招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以及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且持《就业创业证》或《就业失业登记证》人员,国家规定的扣减定额标准为每人每年6000元,最高可上浮30%,而上海则按最高幅度准予扣减7800元。”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政策法规处处长余文华表示。
在处于初创期的上海文之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看来,这一系列稳就业的减免政策更是“及时雨”。按照最新政策,该公司可在3年内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优惠。作为上海闵行区第一家申报该项政策的企业,在税务部门辅导下用最短的时间成功办理了税收优惠,减免了企业所得税2230元。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上海各项支持就业创业税收政策有效落实落地,上半年共有近3000户次企业享受税费减免4.7亿元。其中,共有120余户次企业吸纳重点群体就业享受税费减免910余万元;110余户次企业吸纳退役士兵就业享受税费减免350余万元;2600余户企业招收残疾人,享受残疾人工资加计扣除,减免企业所得税3.3亿元;120余户次符合条件的科技孵化平台享受增值税和房土两税减免合计1.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