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5G建设攻坚年,也是5G应用起步年。投入商用近一年,5G技术已在哪些行业率先普及应用?新一代通信技术正在怎样改变人们的工作与生活?
在8月19日召开的第三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上海分赛通气会上,大赛评委之一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陈文表示,5G将在方方面面给工作和生活带来革命性的改变,改变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在4G时代,通信应用集中在消费,而5G不仅仅带来eMBB(增强移动宽带,即大流量移动宽带),更能为垂直行业提供更多连接,带动工业互联、智能制造、远程医疗等行业应用发展。
作为全国5G商用先行地,上海已在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领域推进了301项5G应用项目,正在积极打造5G创新应用新高地。
5G万物互联的辉煌时代即将到来
“我们可以期待一个5G万物互联的辉煌时代。”陈文说。
以智慧城市领域为例,某项目运用5G大带宽特性,展示了出色的室内导航能力。在4G环境下,导航难以协助用户到达室内的某个具体目的地,只能提供方位参考,而5G能够很好地满足室内定位的需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无线产业发展部副部长武亮平直言:“该项目虽然离实际落地还有一段时间,但预计会成为‘杀手级应用’。”
在后疫情时代,5G技术在抗疫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信息科科长李申扬介绍,通过5G+Wi-Fi6,医学影像的传输速度提到到了4G时代的十几倍,再通过融入一些辅助诊断的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医生判定患者的病情及恢复程度,提升诊疗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上海分赛的参赛项目中也有不少已经落地的应用,部分已有商业模式。比如某无人机项目已经在临港落地,某智能垃圾桶项目已经在宝山落地。
上海正大力构建5G应用生态圈
作为全国5G建设的先头兵,上海已成为全国5G基站部署最多的城市。截至7月底,累计建成5G室外基站超2.5万个,5G室内小站超3.1万个。作为全国5G商用先行地,上海正全方位推动5G应用与各行业融合发展,已在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领域推进了301项5G应用项目,包括商飞、商发、外高桥造船厂等标杆示范应用。
第三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上海分赛将作为上海助力5G应用落地推广,加速应用生态构建的一大抓手,全方位推动5G产业发展。目前,上海分赛共收到160项申报项目,其中有效项目153项,涵盖了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生活和智慧城市五大领域,展现了各代表企业在5G领域最前沿的探索实践和应用成果。
经过评审专家的初审评选,最终30个项目进入决赛角逐,其中智慧城市领域入围项目8个、智能制造和智慧医疗入围项目均6个、智能交通和智慧生活领域入围项目均为5个,另有5个项目入围特色奖候选。据悉,上海分赛决赛将于8月28日在临港新片区举行。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处长钱晓表示,上海将充分利用此次“绽放杯”征集的成果,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大力度构建5G应用生态圈,进一步发掘5G创新场景,探索5G商业模式,并孵化5G落地项目,培育5G高端人才。